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考前泄题背后的公信危机

时事评点:考前泄题背后的公信危机

A+ A- 2011-12-21 15:04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201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于17日结束。教育部18日表示目前未发现失泄密和大规模违纪作弊等异常情况,考试总体情况平稳(12月19日《扬子晚报》)。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后,一些考生称,开考前1小时,考试答案便惊现网络。还有考生反映另一个网站在四级开考前20分钟,六级开考前36分钟,就出现了答案直播帖。既然教育部对此进行了否定,那么就姑且信为真。但需要指出的,教育部只是说“未发现失泄密和大规模违纪作弊”,一个简单的常识是,“未发现”不等于“没有”。

  英语四六级考试泄题传闻,并非今日才有。据媒体统计,这已经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连续第六年、第十二次疑似泄题。考试泄题俨然已经成了条件反射,这难道仅仅是考生的习惯性恶作剧?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对于考试的有关情况,请媒体认真核实后再予以报道”。抑或,这仅仅是媒体的习惯性炒作?

  其实不光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考试,都传出了作弊传闻。今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三大执业考试,相继被曝存在泄题现象。12月19日《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称,网传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可改,收费明码标价。其真实性有待证实,但可以看到的是,各种国家考试正面临着严重的公信危机。

  公正是社会的底线,考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如果一个社会连考试公正都无法做到,那将直接损伤人们对于公正的信心。这一意义上,包括国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三大执业考试在内的所有考试,都应该把公正视为一道高压线。只要发生不公正现象,就要严查;只要有影响公正的因素,就要排除;只要公众怀疑考试不公正,就要想方设法取信于民。

  如何恢复考试公信?笔者认为可有两个考虑:其一,打破考试垄断。现在的考试多由相关部门自行组织、自行监督、自行调查。切断政府与考试组织的利益关系,打破“左手查右手”,政府真正担当起独立的监督者角色,才有可能取信于民。其二,迅速出台《考试法》。这些年发生的众多考试作弊传闻,不了了之的多,一查到底的少,严惩重罚的更少。出台《考试法》,将所有国家考试的泄题、作弊,全部纳入法律框架,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才会产生应有的威慑。

  回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泄题传闻上来,虽然相关方面声称“未发现”,但不代表“不存在”。就恢复考试公信而言,相关方面可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