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达芬奇诉讼,能否找回市场密码

时事评点:达芬奇诉讼,能否找回市场密码

A+ A- 2011-12-26 14:13  |  重庆时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12月23日,上海工商局就达芬奇家居造假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达芬奇家居回应坚称“从未造假”,并表示不服该处罚决定,将依法对该局提起行政诉讼。24日,上海市工商局表示部分产品不合格是依据法定权威检测机构的鉴定而作出的结论,工商将依法应诉。(12月25日《新京报》)

  达芬奇擦干“达芬奇眼泪”,挑战上海工商局,这本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企业“维权”太正常不过了。我们可否暂时摘下“有色眼镜”,来认识达芬奇的这次行政诉讼呢?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底线,也许,达芬奇这次走司法程序,加之社会舆论围观,或许能将潜伏在市场主体与市场监管之间的“潜规则”显露出来,让几乎忘记“密码”的市场重新找回“密码”,让变异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归位”。

  本来,企业产品是否假冒伪劣,市场监管最有发言权,但市场监管却总是跑在媒体监督的后面。“交钱就过关,收费就合格”,商品合格与否,表面上取决于生产商品的人是否“老实”,本质上,却与相关制度与监管是否“老实”密切相关。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之所以“坚挺”,有些产品之所以“走俏”,源于监管在有意无意给他们撑腰,源于背后的保护伞,在扮演“毕姥爷”的角色。

  市场主体与市场监管之间存在着“潜默契”。这是最危险的信号,也是市场经济的天敌。无论是“真洋货”,还是“假洋品”,达芬奇家居里都不能让“潜默契”者坐在一起喝咖啡。对簿公堂,不见得是坏事,甚至是好事。通过司法程序,让隐藏在“达芬奇家居”里的默契躲不住,就必须站出来,打破这种默契,让市场监管与市场主体针锋相对,甚至成为“冤家”,这样的监管才可能有效得力。眼下,最稀缺的就是这种“冤家式监管”,最丰满的则是监管与被监管“一家亲”。

  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的市场监管,是一劳永逸的“市场密码”。达芬奇诉讼,沪工商应诉,不是个体的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在“战斗”,而是对监管、被监管“一家亲”现状的宣战。官司输赢尽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官司“外延”涉及到的市场主体与市场监管间的关系,是否能够因此重构。是否能够以这场诉讼为标本,重新找回良好市场秩序、严格市场监管的市场密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