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历史材料题练习
1. 阅读下列三段评价商鞅的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虽灭,僭差亡度。
----《汉书·食货志》
回答:
① 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② 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句话最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
③ 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什么地方?
④ 材料三中“务本”指的是什么?
⑤ 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商鞅变法导致的这一历史事实持何态度?(4分)
解析:
1. ① 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 ② “民以殷盛”。因为变法后百姓的负担仍较重 ③ 认为商鞅为人“刻薄”(2分),其变法“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 ④ 重视农业生产。 ⑤事实:取消分封制,奖励军功,废除旧贵族的特权。作者持否定态度。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时,尚书令沈约上言曰:“凡粗有衣食者,莫不互相困依,竟行奸货,落除卑注,更书新籍(改族谱),通官荣爵,随意高下,以新换故,不过用一万许钱。昨日卑微,今日仕伍……臣又以为巧伪既多,并称人士,百役不及,高卧私门,致令公私缺乏,是事不举,宜选史传学士谙究流品者为左人郎、左人尚书,专供校勘……若谱注通,籍有卑杂,则条其巧谬,下在所科罚。”
--《通典》卷三
材料二 自宋氏失御,礼教凋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沦杂,罔计厩庶,贩鬻组曾,以为贾道,明日腆颜,曾无愧悔……风闻东海王源(士族)嫁女与富阳满氏……而托姻结,唯利是求(王源收聘礼)。玷辱流辈,莫此为甚……窃寻璋(富阳满氏)之姓族,士庶莫辨。
--《文选》卷四十
材料三 至宋齐梁陈诸君……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① 材料一谈的是当时一种什么现象?沈约对此态度如何?对策是什么?
② 材料二中,士族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 材料三所述,庶族地位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2. ① 庶族地主通过贿赂手段更改族谱进入士族行列。沈约反对。主张重新校订族谱,对更改族谱者依法治罪。
②士族地位下降,开始从事经商。有的士族为求钱财,与庶族通婚。
③士族自身腐朽,不思进取;士族无能,失去皇帝信任,庶族地主“力勤”,深得皇帝“宠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宗元鼎《炀帝冢》
材料三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材料四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回答:试概括四首诗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4.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都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结合史实说明隋唐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各有何作用?
5. 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成功之处。
解析:
3. 观点:材料一认为是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材料二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享乐,腐化造成了帝业的败亡;材料三认为大运河开通虽便利了交通,但主要是为剥削东南地区提供了便利;材料四肯定了大运河在沟通南北方面的积极作用。
看法: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其开通的重要条件,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是其开凿的根本原因。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统治和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过度的征用民力,加重了人民负担;而且运河开通后享乐腐化,加速了统治的灭亡。
4. ① 隋文帝综合汉魏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和皇权,为历朝沿用。
②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前期统治者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度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
③ 隋文帝沿袭府兵制,但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给田地,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加强关中防守力量;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兵制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军队,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④ 隋朝沿袭北魏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在此基础上,唐朝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庸不再有年龄限制;实行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税费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5. ① 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缓和民族矛盾。
② 军事上反击少数民族的骚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
③ 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注重边疆地区的开发。
④ 实行“和亲”等多种政策。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五年三月丙五)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铺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炯。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者,许至务中投卖 ,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挡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遂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 (熙宁五年,魏继宗上言)宜假钱别置,……不置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关的意思)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回答:①据材料一,指出文中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② 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文中的出发点?
③ 指出上述措施的实质。并就此谈谈你对以上措施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元典》载;"开元十三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集贤殿学士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辩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
材料二 宋元之士,自有国学及府县之学,而此外又有书院者,盖学校多近于科举,不足于餍学者之望,师弟子不能自由讲学,故必于学校之外,另辟一种讲学机关,其官立者,虽有按年积分之制,而私家所设,或地方官吏自以其意延师讲授者,初无此等拘束,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多乐趋于书院。此实当时学校于书院之大区别也。
材料三 宋时州县学校,皆有田产,以赡学者。然以属于官吏,亦可为强权所夺。若书院创自私人者,其田产当然属于书院,不致为政府没收。故当时定令,各地虽皆有学校,而士大夫仍于学校之外增设书院,不以并行为病,是亦书院与学校异趣者也。
材料四 元虽以蒙古人入主中原,而教授之权,仍操之吾族儒者之手。而送入讲学之风,虽易代不衰,亦可见矣。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文化史》
回答:① 据材料一说明书院之起源。并指出其职能与宋元时期书院之不同。
② 据材料二、三说明宋元时期官办学校与书院之异同。
③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宋元时期书院兴盛之原因。
3. "西夏其设官之制,多于宋同,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元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上述材料反映出宋元时期少数民族什么共同特征?其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解析:
1. ① 北宋中期大商人操纵市场,囤积居奇,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政府设置机构平抑物价。
② 一是抑制富商,平抑物价,以稳定社会秩序。
二是通过政府控制市场以增加财政收入。
③ 实质:上述措施是在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采取的,其实质是封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并分取大商人利润。认识:上述措施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收入,有利于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① "书院"名来源于唐玄宗时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
唐朝书院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古籍中治国的大政方针,以备皇帝;而宋元时期的书院则是私人兴办和讲学之处,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② 同:都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都以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学生。
异:官学为科举服务,而书院淡于荣利;官学田产"可为强权所夺",而书院是为私产经济为主;官学生员不能自由讲学,书院弟子可自讲心得,学风比较活跃。
③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宋代重用文臣做知州,不少地方官员延师兴办私人书院,这些都推动了教育,尤其是书院的发展。宋朝统治腐朽,一些人淡于荣利,或私人讲学,或进学学习,私人讲学书院兴起。元朝时蒙古贵族以汉族统治制度、儒学统治天下,蒙古族子弟为学中原文化也到书院学习。
3.(1)共同特征: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都接受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2)背景:①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中原地区有较发达的封建经济和较完善的封建政治制度;②社会动荡,各族人民迁徙频繁,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强;③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潮流,主动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3)积极意义:①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开发;③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成祖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与海外诸藩国,导义礼仪,变其蛮习。"……中国封建社会历来重政治而轻经济,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这些物品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通过交易换取一些宫廷需要之物,且可以补充一些船队浩繁的开支,属于情理中事。
--------摘自《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贾。"……据记载,仅前六次下西洋就耗费六百万两银子。
材料三 (梁启超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整合。……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殁以俱逝?
---------摘自《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
回答:
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航海不同的原因。
② 如何解答梁启超的困惑?
解析:
4.① 原因:西方航海是由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黄金、货币追求及商业危机影响而起,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郑和航海主要是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扩大明朝影响,宣扬国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②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官方贸易主要是为宫廷享用服务,对民间经济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小,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使国库空虚;出于政治目的的航海缺乏持久的经济支撑;后来封建政府逐渐实行海禁与闭关政策,中国航海活动难以继续。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西方的殖民活动,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至航海不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