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微博反腐“醉话”别稀释了公共信任

时事评点:微博反腐“醉话”别稀释了公共信任

A+ A- 2012-01-05 10:02  |  重庆时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1月2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在微博上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涉嫌贪污受贿,质疑他与一个叫“波士顿设计院”的机构有不正当合作关系。尹稚还表示已写好辞职报告。1月3日,尹稚发微博否认了之前的言论,称“举报”校长不过是酒后胡言并向校长致歉。(1月4日《哈尔滨日报》)

  网络时代,任何身处网络中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那扇卷起风暴的蝴蝶之翼,掀起网络舆论的狂潮,改变这个远未平静的世界。网络是个好东西,当它通过民众的围观之力,或多或少改变着一些逼仄难堪的社会现状时,没有人敢否认,网络在介入社会公共生活中所产生的有序推进力量。

  然而,发生在2012开年的几个小事件,或许也让人见识了网络时代的另一面:网络固然是社会舆情的一种镜象,却也可能因为未加理性思考的一句话、一个点击,令通过网络呈辐射性传播的言论,最终成为前后不一、不负责任的“醉言”。就像如今身为名校副院长的尹稚,先在微博上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涉嫌贪污受贿,并言之凿凿“已写好辞职报告”,不过一天,却又再发微博澄清“举报”校长不过是酒后胡言。这种对民众围观的忽悠,除了留下网友支持反腐、同行力挺职业道德的一地鸡毛,不能不说是网络舆论遭遇的另一种不幸。

  校长究竟有没有涉嫌贪污受贿,所谓“波士顿设计院”究竟与清华行政系统拥有何种关系,副院长是否因为受到了某种压力,最后不得不以“醉话”圆场,当然可以通过这次微博“醉话”,成为深入调查的契机。但在微博上一句豪言壮语的“反腐”,最后却以轻描淡写的“醉话”惨淡收场,在民众围观公共事件并试图改变逼仄现实的时代,这样针对民众关注的公共事件,前后不一的言论,则不仅伤害着当事人的信誉,也更稀释着网络的公共信任感。

  须知,很多发酵于网络的公共事件,本就是建立在公共信任的基础上。只有以信任与真相为基石,才能逐渐从民众围观的现场发散开来,最终让围观舆论成为改善现状的助推器。倘若一个公众人物在公共空间的发声,不是以理性温和、实地求证的说理与真相为前提,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虚妄之中,最终让公共言论成为谣传与忽悠。这不仅稀释公共信任,也容易让人对此类公共事件形成误读,甚至会影响到此后公共事件的公众信任感。

  具体到这次微博举报事件,究竟是举报的腐败事项是真,还是校长腐败为伪,前后矛盾的话语不仅让围观公众错乱,也让力挺的同行尴尬。倘若举报事项为真,自相矛盾的说辞,对反腐乃至网络监督的公共信任,都将造成一种难以修复的伤害;而倘若这种反腐言论不是建立在实地求证的基础上,在网络围观力量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的情境下,对陷入舆论漩涡的被举报人,又何尝不会受到舆论伤害?

  对于当下的网络争论,徐贲就曾说过:“网络说理是释放一种不轻慢对方的善意,营造一个平和而有教养的言论空间。有了这样理性公民言论的中间地带,人们才不至于自我囚禁在一种要么恶言相向、要么哑口无言的两难境地之中。”同样,通过网络释放公共信息,尤其是那些拥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就更需要知道如何善用这样的公共舆论空间,如何在网络上平和理性地释放公共信息并进行说理,而不是简单的情绪释放,不负责任的大众忽悠,抑或是迫于权贵压力的心口不一。否则,那将是公共信任难以承受的重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