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网络实名,不必留恋那件马甲
2011年12月26日,北京市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相关网站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对用户的规范。此规定一出,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不但标志着争论多年的网络实名制终于进入了政策实施的阶段,也使得有关网络实名制的必要性乃至网络言论自由的界限等话题沉渣泛起。但是,如果稍微了解网络空间中的诸多怪现状,就会发现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
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自它向民间开放以来,迅速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了芸芸众生、普罗大众。社会被“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就是网络被“社会化”了。当网络的参与规模达到几亿级甚至几十亿级的时候,网络就不再是个单纯的“第四媒体”和信息平台了,而开始具有独立的公共空间的属性。互联网发展几十年至今,网络早已今非昔比了。遗憾的是,许多网络参与者似乎还抱着“网络是个虚拟社会”的金科玉律,守着“网络无法无天”的陈旧信条,在网络中肆意妄为。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等行为早在门户网站时代和博客时代就已存在,到了微博时代,这股风气刮得更猛烈些了。仗着网络的匿名性,微博上的谣言、虚假传言一度甚嚣尘上,至今仍有愈演愈烈之势。微博既是社情民意的汇集地,又是流言蜚语的发酵场。在微博上,某某学院某某级警察全部牺牲的消息被说得绘声绘色,“年终奖个税调整”的谣言又搞得人心惶惶。这种乱象败坏了微博的声誉,毒化了网络的空气。既然网络参与者自律的道德基石已经崩坏,他律的制度基石就应当被强调和重视。
微博实名制采取的是“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方式,用户按照真实信息向网络服务提供商申请网名,获取相应网络服务的资格与权限,在用户界面上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既可以公布个人的真实姓名或其他信息,也可以仍然以网名为代号与他人交流,是所谓的“实名欢迎、虚名自便”。这样既可能达到实名制的目的,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个人上网的私密体验。
有人说,实名制具有侵害言论自由的嫌疑,损害了公民权利的自由空间,所以反对实名制。其实,这种观点即使不是出于牵强与附会,那也是出于过度的联想。且不说自由都是法律统帅下的自由,言论自由从来不是无限度的,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逾越法律设定的界限,实名制从来是与言论自由不搭界的事物。没有实名制,不等于拥有了可以滥发不负责任言论,肆意传播反动、色情及含有诽谤、侮辱他人内容的言论,因为后者不是言论自由的内容,而是违法犯罪行为,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网下,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承担法律责任。有了实名制,也不会限制个人就公共事务表达观点、提出建议甚至评批的权利。有没有实名制,言论自由权都在那里。说白了,实名制就是让你由戴着面具发言变为摘下面具发言,与该不该发言、能不能发言没有关系。
有人说,我就是喜欢戴着面具发言,不喜欢摘下面具发言,因为我不喜欢被监视的拘束感,所以反对实名制。这种观点即使不是出于无知,那也是出于矫情。在信息化的时代,没有什么东西在网络上可以真正遁形。而在网络空间中造谣,绝对是要留下痕迹的:一是文字痕迹,因为文字的东西比声音更恒常,也更容易固化下来;二是技术痕迹,你只要上了网,就如同在雪地里行走,那一行脚印从“犯罪现场”一直延续到你的家门口,技术痕迹永远不会被抹灭。
对于网上发生的失德、违法、违规行为,“落地”追责的必然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都不是问题。这是网络的技术特性使然,我们其实从来都没有在网络上隐身过,如果不喜欢被“监视”,那就只好离开网络了。
客观地讲,无论是实名制还是非实名制,网下的你和网上的你都是被连为一体的,你的现实身份和网上身份原本就是一体的:在非实名制的情况下,连接两者的是你的IP地址等技术信息;在实名制的情况下,连接两者的是你登记的真实身份信息加上你上网的技术信息。因此,实名制的意义并不在于让管理部门能够找到你,因为它原本就能找到你;实名制存在的意义,其实更多地与网民的心理基础有关:实名制的主要客观效果是让网民从心理上意识到、认识到他的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是被连为一体的,有助于消减网络的虚拟色彩,增加网络的现实成分,打破网络空间“他人奈我何”式的心理定势,破除一些人自以为可以无影无踪的掩耳盗铃之举,形成对于造谣、诽谤者等失德、违法、违规者潜在的道德震慑和法律威慑。
网民的责任分为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对于那些尊重自己的言论权利、审慎使用微博的人来说,网络实名制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实名制既不加重也不免除其网络行为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甚至即使没有实名制,他们也乐于公开自己的身份,甚至是乐于在“前台”公开自己的身份。对于那些恣意造谣者、恶意诽谤者来说,网络实名制在其心理上增加了责任的现实性,提高了追究责任的几率,加重了其可能要承担失德、违法责任的心理负担。而这本来就是实名制的要义所在。
实名制的最大效果和贡献,可能是要破除造谣者“自欺欺人”、“法不责众”的虚假幻想,逐步引导和确立网络参与者的规范意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