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宋柯卖烤鸭”意味着什么

时事评点:“宋柯卖烤鸭”意味着什么

A+ A- 2012-01-12 17:54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不要再拿互联网给自己的创作能力不足当遮羞布。音乐没死、唱片也没死,现在唯一死掉的是以前唱片业的那套模式,如果它不消亡,我们的音乐反而不能向前发展。所以从这点说,我们应该感谢互联网。

  解放观点:“不签歌手”“唱片已死”……继去年发出了一系列悲观论调之后,内地著名音乐推手宋柯在今年年初,以转行卖烤鸭的“惊人之举”为唱片行业的萧条作了新注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唱片产业一路饱受盗版、互联网的左右夹击,如今是不是真的撑不下去了?

  臧彦彬:唱片产业走下坡路,这是个国际大趋势。尤其是内地,下滑速度非常快,大概以每年20%的速度在萎缩,而国际上不过是8%。就全年销售收入来看,全行业一年还不到2亿元人民币,怎么可能养活这么多的唱片公司、词曲作者、制作人?从这个角度,如果讲传统的实体唱片业已经走向没落,我觉得没错,而且基本上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

  但是,从最初的钢丝录音,到后来的黑胶、卡带、CD,再到如今的网络数字音乐,唱片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不要再把唱片业简单等同于卖CD。今天唱片业只是代表音乐产业的某一重要环节,即内容制作部分。而且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尽管音乐本体的产值不到2个亿,但是与音乐相关的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所以,现在呈现出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唱片已死”的悲歌不断,但人们使用音乐的频率却在大大增加;作为音乐本体的唱片产业在不断萎缩,而相关衍生产业却在不断发展壮大。

  我的判断是:未来,以CD形式存在的实体唱片也许会渐渐被取代,但音乐相关产业会有一个无限的发展,这一点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解放观点:唱片产业本身的创作能力不断下降,而相关衍生产业却蓬勃发展,这难道不是一种虚假繁荣?

  臧彦彬:的确如此。现在歌曲非常多,每年产量有几万首。各种文化活动也是热闹非凡,但是其中有内涵的有多少?能够成为经典的有多少?能够流传下来的又有多少?很多歌唱了一个月就消失了,有传唱度的、拿得出手的非常少。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去年“滚石三十年”会成为一场集体的文化怀旧。人们怀念的是那个年代的作品,至于谁来唱甚至都已经不重要。无论旋律还是歌词,都能让人忆起那个时代。我是从滚石出来的,特别能感受到这一点。北京上海的几场,我都参加了,我看到不仅60后、70后喜欢,80后、90后也喜欢,因为他们觉得滚石三十年的作品“贴心”,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唱片业目前的困境未尝不是一种警醒。音乐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是大家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关联产业获得了发展,但音乐作为内容产业本身,却没有从这种发展中受益。这个行业虽然看起来热闹,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如果作为源头的创作环节跟不上,注定还是难以实现长远发展。

  解放观点:很多人将唱片业的衰落归咎于互联网,您怎么看?

  臧彦彬:内地音乐创作近年来一路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者和制作者成果得不到尊重,收入微薄,导致创作积极性减退、整个产业往下走。但是另一方面我要强调,如果到今天还一味地说“网络冲击”,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这说明我们的思路还不开阔,没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因为从长远来看,互联网的传播,对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从海外的情况看,互联网发展以后,数字音乐部分的收入增长很快。并且,一些在线音乐商店、渠道商已经开始大量付钱给内容商。在经历最初的“挤出效应”后,已经看到反弹的迹象,看到了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传统内容产业价值链重建的可能。相信随着内地知识产权保护的逐步完善,这一天也不会遥远。但问题是,到时候我们还有没有那么多优质的内容可供消费,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

  解放观点:原创力不足,这是个老问题了。您认为症结何在?

  臧彦彬:长久以来,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在华人圈是最有影响力的。所以在台湾,有一个专门的流行音乐工作委员会,鼓励创作者。我每次去台湾都感到,虽然内地的人们在缅怀滚石三十年,但台湾创作的激情其实从未远离,大学、民间的音乐活动非常活跃。而且他们很明确,以内地为主要市场,有清晰的文化发展战略。反观我们,这些年有没有具体研究过到底要往哪里发展?该怎么突破?文化要不要走出去,怎么走出去?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解放观点:一个产业,有人进去,也有人出来,进进出出其实很正常,但必须要看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对此您怎么看?

  臧彦彬:文化产业要发展得更好,一是业内的人要定下心来,跟互联网技术作更好的匹配转型,同时要坚持不懈提高创作能力。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引起充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不是造两栋房子,搞几台晚会,最重要的是看原创力有多少。当然,剧院要造、音乐厅也要建,但我想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希望建了以后,没有自己的作品,全是拿别人的东西在演。

  我一直呼吁,我们千万不要把知识产权在外、廉价加工厂在内的那种加工贸易的模式,再引入到文化产业中来,变成人家的加工厂、表演厂。现在的演出公司,看起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但大部分都是惨淡经营。因为它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最下游,只能是别人吃肉你喝汤,不可能有很大的获利空间。就像这次众多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很热闹,请了很多大牌歌手,都是从外面请进来的,我们自己怎么没有呢?

  不要再拿互联网给自己的创作能力不足当遮羞布。音乐没死、唱片也没死,现在唯一死掉的是以前唱片业的那套模式,如果它不消亡,我们的音乐反而不能向前发展。所以从这点说,我们应该感谢互联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