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韩寒造假?
合理怀疑,准确求证
腾讯微博博主麦田先生质疑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已经写了几篇文章,昨天发了一篇集大成者——《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说一个人养病期间无所事事,就看窗外邻居的活动,看了很多天后,他怀疑一个邻居要杀妻,于是之后这个邻居的一举一动在他看来都是为杀妻做准备。他脑子里预设了一起谋杀案,这起谋杀案好比一张画了格子的纸,而邻居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填满其中一个格子,比如说邻居搬走了一个袋子,他就认为这是在运尸。
麦田先生其实也是预设了一起策划,这起策划名叫“人造韩寒”,然后找来了很多论据想把这起策划的格子填上,比如他认为韩寒在两次新概念作文大赛里表现反差大,说明第一次是被人代笔;还比如他认为韩寒在镜头面前表现木讷,完全没有文章里那种风采,所以韩寒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
其实这些论据都可以有其他解释:两次参赛成绩不同可能是有一次表现失常;在镜头面前木讷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见过韩寒的人都知道他很害羞)。正如邻居搬袋子可能是扔垃圾而不是运尸。
一个优秀的赛车手,却能写出好文章,他的背后又有搞文学的爸爸和精明的出版商朋友,因此怀疑此人被代笔算是合理。但是求证务必要准确,切忌为了证明自己预设的结论而戴上有色眼镜,把五颜六色都看成自己想要的那种颜色。
不能站在今天的平台揣度过去
韩寒取得今天的成就,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他与文人吵架展现出了锋利;二是他走批判路线展现出了情怀。麦田先生认为“与文人吵架”和“走批判路线”都是路金波们设计好的炒作方式。如果韩寒的成功之路真的是按设计好的方式走出来的,那么这个设计堪称完美。
这就让人想到了希区柯克的另一部电影《电话谋杀案》,这部电影有一段精彩的对白:
玛戈·玛丽·温德斯:你真的相信完美的谋杀吗?
马克·霍立德(小说家):恩,是的,绝对是这样。在纸上,确实是这样的。我想我能够,唔,谋划一个比大多数人更好的谋杀,但我怀疑我能否实施它。
托尼·温德斯:哦?为什么不能?
马克·霍立德:因为在小说里事情通常都是按照作者想要发展的方向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事情总是如此。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路金波们真的有什么设计,那么后来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设计发展,而且越是经历长时段的设计,在实践中越会走偏。正如小说家设计好的完美谋杀案在现实中肯定会出偏差,而且越是需要多步骤长时段的设计,最后偏差越大。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说路金波们有这个设计,是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对那条成功之路已经看得很清了。但是如果让我们回到2005年,我们能看得出来这样一条路吗?如果我们看不出来,路金波们就能吗?他那时候是怎么知道和文人吵架会让“韩寒”名声大噪的?2008年之前,路金波们又是怎么知道走批判路线会让韩寒一飞冲天而不是遭封杀驱逐(别拿主管部门的规则说事,这又是马后炮,我们今天看到韩寒没被封杀,才说什么主管部门不对付韩寒这种言论,放到2008 年之前谁知道?)
该为韩寒祛魅
我以前就批评过韩寒,主要是说他为了批判不求甚解,对有些话题开始胡说了。但我觉得韩寒自身的问题其实很小,主要是大众的心态不对。
在一个专制社会,想要打破锁链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这个代价谁都不愿意付出,但谁都还想获得自由,所以大家就会有些幻想,比如期望一些名人说狠话,能推动社会进步。但我的经验是,当做某件事不需要付出代价时,那么它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就差不多丧失了。今天对政府放几句狠话已经相当安全了,但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几乎没有了。
互联网勃兴后大家万马齐鸣骂政府,取得了一些成就,很多人就把互联网以及领导风潮的韩寒们看做打破锁链的希望,正如以前把经济发展看做推动民主的希望一样,但是这种希望有些幼稚,韩寒们的批判杂文除了能让大家过一下眼瘾,没有更多的意义,正如经济发展除了让大家日子好过些之外,也没有多少政治进步意义。
韩寒不是“救世主”,他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没那么大,大家不能活在那些杂文带来的快感里坐等天上掉馅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