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拒看能否唤醒春晚的文化内涵?
19日下午,央视春晚官方微博自爆“赵本山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赵本山的小品,观众虽然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本山大叔是不少人支撑到零点不换台的原因之一。今年已无赵本山,六成网友在网络调查中称“不会看央视春晚了,没了赵本山少了很多期待。”(1月20日《西安晚报》)
其实,即使本山大叔没有“临阵退出”,春晚的收视人群也会萎缩。对于春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无奈,但是对于文化消费来说,这是一个必然——当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时,期待着人们还在除夕那天围着一台晚会过春节,已经不太现实。所以,春晚节目组不必因为拒看人群的增加而感到难过,在如今这个文化消费充裕的时代,春晚式微已经不可避免。
但话又说回来,不必难过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思进取。在春晚式微的形势下,春晚节目组依然可以锐意进取,传承春晚的好传统,以在观众流失的背景下着力挽留老观众,吸引新观众。这是春晚节目组最应该做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生产自觉,则春晚的地位和质量会一年不如一年,而观众对春晚的感受也会由勉强接受到真的拒看。
那么,春晚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或者说,春晚何以在过去的几十年成为新的年俗?有人或许会将原因归结为当时娱乐的匮乏,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内容极其有限时,垄断最优质文化资源的春晚自然能够一枝独秀。但即使如此,春晚能够进入人们内心,还是有其值得珍惜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让春晚真正成为人们不能舍弃的文化大餐。具体地说,春晚的文化内涵至少包括这样的两个方面:联欢和表达。所谓联欢,一定是各个群体的互动;所谓表达,一定是群体自身的发声。如果忽视了这两个文化内涵,则春晚就可能成为只是精彩节目的汇演。
正是这个原因,本山大叔近几年的小品让人觉得不够真诚和过瘾。从《不差钱》开始,本山大叔的农民形象越来越模糊,尽管他的服装依旧,他的风格依旧,但是当他刻意推出自己的徒弟时,他苦心经营的农民形象却不再清晰,而且小品的内容也基本与农民的现实生活无关。从其今年准备的节目看,依然属于设计精巧,生活不足的精致小品。
也正是这个原因,去年春晚上的旭日阳刚让人印象如此深刻。尽管这对组合在登上春晚之前已经在网络和星光大道上频繁曝光,但是当他们在春晚这样一个最高综艺舞台上演唱《春天里》的时候,人们还是发出了抑制不住的唏嘘感叹。他们的节目之所以成功,原因不在于他们唱得如何成功,而在于他们以农民工的身份发出了自己的诉求和声音。这就是联欢和表达的体现。如果换成原唱来演唱这首歌曲,也许演绎得会更加完满,但是人们却不一定会如此感动。
作为一个品牌,春晚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作为一种文化,春晚早已融入到人们过年的习俗中。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春晚也正在面临其危机。当赵本山等一批符号化、标签化的人物渐渐退出春晚舞台时,当年轻人的娱乐方式越来越新潮时,春晚如何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如何继续春晚的神话?这个命题显然在拒看人群增加时,更需要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