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养老金入股市 请慎言慎行

时事评点:养老金入股市 请慎言慎行

A+ A- 2012-02-08 11:14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关于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在年前已经炒得沸沸扬扬,昨天人民日报又发文称,养老金进入股市是必然趋势,只待时机。

  呼吁养老金入市的理由是未来养老保险面临大规模集中支付的压力,养老金缺口面临放大的风险。而在不能进入股市的前提下,只能存银行,买国债,保值增值能力不强,年均资产收益为负。就中国的养老金积累与储备而言,可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中央政府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二是地方政府管理的地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三是企业自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早已入市,现在谈的养老金入市特指第二部分。

  根据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会会长戴相龙的介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按规定的比例分别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和直接股权投资,10年来年均收益率超过9%;全国企业年金年均收益率约为14%;而由地方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于只能存入财政专户,存在银行,扣除通货膨胀率,十年年均收益率为负数。

  既然收益率为负数,所以就急着赶它们进入股市了。去年12月以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戴相龙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将积极推动养老金投资股市,戴相龙亦称,引进养老金按一定条件、一定比例投资股票,本身就是完善股票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不过中国股市真的是聚宝盆,这些养老金一进股市就能安然无恙地保值增值?难道一点不害怕没保值增值反而资产被吞噬蒸发的风险?十年轮回犹自原地踏步的A股市场显然不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纵然社保基金过去十年取得了平均9.17%的增长率,可是这并不能保证以后的投资就能取得类似的回报。

  在资本市场,只要遭遇一次黑天鹅事件就足以让你遭受惨重损失。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地养老金账户资金都出现较大损失,比如,香港强制公积金市值缩水25%;瑞典账户资金损失惨重,缩水35%,从3107亿克朗降至2333亿克朗;拉丁美洲11国账户资金从2803亿美元缩水至2631亿;加拿大2008财年投资股市的养老基金损失了34.41亿加元。

  现在说到养老金入市总拿美国举例,美国将养老金投入股市,在其孕育出的20年牛市中实现了双赢局面,可其实美国的养老基金由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管理,美国法律规定,养老基金只允许购买政府债券,不得进行任何其他投资。能进入股市的是雇员自愿参加的“养老储蓄计划”,该计划不属于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储蓄计划”可用于证券投资,风险由参与者自担。在 2008年,“养老储蓄计划”亏损近2万亿美元。如果我们的养老金账户出现这样幅度的缩水,基金的管理者该如何面对国民?

  至于将养老金入市作为完善股票市场的重要措施,简直犹如抱薪救火,就怕薪已尽,火未灭,自救不成,救市也不成。从新股发行到分红制度,从信息披露到内幕交易,中国的A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比比皆是,这些股市内在性的问题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而寄希望于引进场外资金来救市,不是嫁祸是什么?抱着这样的思路,A股市场永远不可能完成自我救赎而成为一个值得投资资金进入的市场。

  养老金可以入市,但要慎入的恰恰是股市。对具有保命钱性质的养老金而言,到底是安全第一还是增值第一?中国养老金投资的首要选择应该是固定收益产品,长期和中短期票据、国库券、金融债券等几乎零风险产品,企业债、公司债、地方债等低风险产品。至于A股市场,要进入的确要等待时机,至少要等到它真正成为一个公平、健康、透明的市场。至于要等多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