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序长不序爵,因稀缺而热议

时事评点:序长不序爵,因稀缺而热议

A+ A- 2012-02-09 14:58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被强调被热议的东西往往也是最稀缺的东西。最近南京大学筹备110周年校庆,校方表示接待嘉宾“序长不序爵”,只按年龄排前后,不以官位论大小。此消息立即引起热议,就证明“序长不序爵”在当今社会中是十分稀缺的排序法。

  在我们的社会中,一直都是“万物官为首”:从开会到吃饭,从排名到走路,前后左右,上下尊卑,位置的安排都要丝丝入扣,不容有半点闪失。官大排前,官小随后,级别就是阶梯。当级别分明时,安排者只要“拾级而上”,保证不会有什么差错;但当上方有官下来,或者有退休老领导出席时,排序往往就是一件让人挠破头皮的事情了。曾经见过一位地级市秘书长,为了一个会议的坐序安排,因有上级的处长下来和退休的老领导参加,使排序变得异常复杂,他电话打个不停,忙碌了整整一个晚上。

  在中国,排序是个十分高深的学问,它常常要打破惯例和常识。比如一个作家开研讨会,主人毫无疑问应是这个作家,应该坐主位;但当有大领导参加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曾参加河北一位作家的研讨会,在开幕式上,却发现台上端坐的都是省里的领导,而“主人”却坐到了台下。比如请客吃饭,主位本来应该是买单者坐的,但只要吃请者中有要员,这个主位就要拱手让给要员。比如师生同桌,按理老师应该“坐主”;但我在一次饭局上看到,两个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博导级老教授,却围坐在一个副省级官员学生的两旁!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举办校庆时,学术和科技人才本应是大学最为珍惜引为自豪的贵客;但现在大学搞校庆,贵客不是科技和学术的翘楚,而是大官和大款。典礼上,那些最中心最中间的位置,要留给这“两大”,而那些翘楚,能叨陪末座已经算突出的了。

  官商为大的价值观不仅表现在校庆上,还反映在平时聘请客座什么名誉什么的邀请函中:在大学的“客座”和“名誉”清单中,带“长”携“记”的非学术界的大官巨贾多数占据着显赫位置。

  南京大学筹备校庆打算“序长不序爵”,不但表现了高等学府应有的校格和风范,同时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聪明做法。然而南大要实现这种排序,前提是不请太大的官员,否则这个“长”恐怕又要变成“长官”的“长”而非“长辈”的“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