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福利国家”生锈了

时事评点:“福利国家”生锈了

A+ A- 2012-02-16 11:37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葡萄牙和希腊两国的民众,这几天大量涌上街头,反对政府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要求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最低工资。参加游行的人有多少?据葡萄牙工会组织者介绍,2月11日参加里斯本抗议集会的群众有30万人。而2月12日希腊宪法广场的示威者,也达数万之众。

  这么多人反对紧缩,是葡萄牙和希腊政府——或者说,是目前普遍都在采取紧缩措施的欧洲各国政府错了?没那么简单。不能说政府没有问题,但欧洲近几十年来过于奢侈的福利待遇和过于强大的工会组织,却也使欧洲的老百姓,已成为世界上最习惯于养尊处优、少劳多得的一群。

  曾几何时,欧洲以进入所谓“后工业化社会”、“后现代社会”为荣,以为这是欧洲文明的先进性所在。然而,当欧洲人用于劳动的时间越来越少、用于享乐的时间越来越多,最先在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欧洲国家,却因为人力成本的高昂和愿意辛苦劳动的人太少,大量工业产业慢慢转移到了欧洲之外。不知不觉间,欧洲已经丢掉近两百年来以工业为主的财富创造方式,并进而丧失了财富创造能力。它所带来的,当然是财政来源日渐减少、福利负担不断沉重、债务压力空前增强,而为维持业已形成的高福利制度,欧洲国家不能不大举对外借债。但任何国家也不可能总在借债中过着好日子,欧洲债务危机因此爆发,而何时能休,至少目前看不到尽头。

  欧洲的问题当然非一日之寒。近读徐复观先生的《中国的世界精神》,其中谈到英国“福利国家”已成为养懒人的制度,而民主政治一味迎合选民没完没了的福利要求,这使得“英国正向‘吃光主义’迈进”。四十年前就把英法等国当前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让本文作者一方面佩服徐先生的先见,另一方面也备感欧洲国家要靠自己力量解决当前所遇到的结构性问题,几乎没有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