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别忘了农民

时事评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别忘了农民

A+ A- 2012-02-20 17:13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再次强调,“要突出抓好农村和基层这个重点,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一般来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等属于公共服务,其实文化同样是公共服务。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但是应该看到,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正因为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才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往往缺乏基本的文化娱乐场所,由此笔者想到了农民歌手朱之文。据报道,成名后,朱之文先后为村里购置更换了新的变压器,还出资3万多元为村里购置了健身器,让村里的老人孩子有了健身、娱乐的场所。添置健身器也许不值得大书特书,但足以说明农民太需要体育、娱乐文化生活了。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现如今,农民富了,生活好起来,对文化的渴望就会更强烈,就有娱乐的诉求、有消遣的冲动。如何才能保证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首先需要配备较为健全的文化体育设施。调查显示,不少农村因为实力有限,文化站始终没有建起来,也没有专项资金来购买图书、运动器材等文化体育设施。村里学校内唯一的运动设施篮球场,也因篮球框损毁,无法正常使用。村里没有娱乐的地方,没有消遣的场所,没有阅览的渠道,对于外界的信息,多数村民则通过与别人聊天和看电视来获取。“白天种地,晚上看电视”,成了村民生活的写照。

  其次,文化团体、艺术机构、科技组织等等都应该多下乡,多接地气,走到农民中间去。光有设施,建立文化室、图书室等等,显然还不够,对农民来说,硬件容易配备,丰富的文化生活却不能一下子实现,一年半载也看不到一场文化演出,更遑论看到高质量、有滋味的文化演出。如果不只是从电视或电影里看到明星,还能近距离接触明星,显然更能打开农民的视界。

  再者,还应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我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在城市里,他们虽然能够便利地享受文化设施,但精神世界同样贫瘠,一来因为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他们依然很边缘,二来他们收入有限,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享受文化生活,比如动辄数十元的一张电影票,让他们望而却步。如果能多一些针对农民工的公益性演出或电影专场等等,也许能够改变他们精神贫瘠的状态。

  有学者说,“建筑,可以使城市变大,文化,才能使城市变成伟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变大,变得现代化,唯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都能受到文化的强力浸润,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才更具人文精神,这个时代也才能更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