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通货膨胀猛于虎
通胀“猛虎”难驯服!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尽管备受民众担忧的物价已呈回落之势,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仍将控物价放在“十八字”方针的第二位,显示中央对控制物价的警惕性并未放松。央行行长周小川亦指出,今年对于抑制通胀不能放松,还需合理管理通胀预期。同时,专家亦提醒,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与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谨防在新一轮改革进程中资源品价格藉机上涨伤及民生。
香港文汇报报道,在中央密集出台的宏观政策调控下,去年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出了一条中间高两头低的倒“V”字曲线,物价上涨的强劲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今年价格上涨压力总体有所减轻,但压力仍然存在,在欧债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不能对控通胀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人民网一项对“两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显示,民众对物价问题的关注排名与去年相似居于第7位,控制物价仍是今年“两会”民众关注的热点。
仍存结构性通胀压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本报表示,当前,物价运行的高峰阶段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着调控物价的任务已经完成,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所可能导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连平认为,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走过了巅峰阶段,其带来的相关效应也在逐渐减退,劳动力价格每年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这就推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指出,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因而在大周期上,此轮通货膨胀将是持续性的,未来5年至10年都会存在介于3%至5%之间的温和通胀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物价相对走低之时,部分城市已抓住时机开始酝酿新一轮水、电、煤价格的改革。连平认为,尽管物价正在逐步回落,但不可能出现本世纪初曾经出现过的通缩现象。更重要的是,中国在食品价格方面并没有理顺供求关系,而10年间,一旦出现月度CPI涨幅达6%以上的情况,其背后一定有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因此,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都没有完成物价调控的基础。
央行吁须防物价反弹
央行近期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关于通胀水平,央行认为对物价的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但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有必要防范未来物价出现反弹。但由于今年通胀压力明显低于2011年,流动性也相对去年较为宽松,因此货币政策基调将保持平稳。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表示,从国情和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经济较容易出现偏热倾向,从国际上来看,新兴市场CPI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对通胀不能掉以轻心。他指出,要做好外部环境较差的打算,同时对抑制物价上涨过快也不能放松,还需要合理管理通胀预期,结构调整方面任务也比较艰巨,宏观政策对此还需作出权衡。
专家倡加强供给管理
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把“稳增长”提到了首位,同时强调“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业内分析认为,这表明在通胀下行、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加强的趋势下,政策重心已从“控通胀”向“稳增长”转移。
基于形势的变化,有专家认为,今年调控物价将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要实现抑制物价和稳定增长的双重目标,就要改变2011年前三季度单纯用收紧银根的办法来抑制通胀的调控措施,要通过增加供给来抑制通胀,特别是实现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供需衔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