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热点:公务员信用档案值得尝试

时事热点:公务员信用档案值得尝试

A+ A- 2012-03-02 11:40  |  燕赵晚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2月29日,辽宁省信用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提出,今年该省将扩大企业信用报告应用范围,逐步建立行业信用准入机制,同时建立公务员及重点人群信用档案。(3月1日《辽宁日报》)

  与普通群众相比,公务员信用如何影响更大。倘若公务员不守信用,导致的恶果将是失信于民,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性。然而,长期以来,少数公务员缺乏作为政府行政管理者应承担的诚实守信责任,为了早出政绩,采取短期行为,甚至不惜造假;有的办事公开度不够高,从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出发,随意承诺却不认真践诺;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欺诈百姓,贪污受贿,败坏了国家公务员形象,降低了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信用度。

  公务人员失信,不仅会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使政府和民众之间产生无形的隔阂,甚至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无疑是务实之举。其好处至少有三:一是可以有效制约公务人员的行为,使其为公众作出诚信的榜样,推进全社会诚信观念和信用体系的建立。二是可以弥补以往在干部政绩评定中只看数字,以数字定政绩,而不管数字是从哪儿来,统计真实不真实,手段正当不正当的不足。三是为衡量干部的整体素质提供直接证据,有利于更好地选拔使用人才,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选上来。

  当然,好的制度还须好的执行。“公务员信用档案”在建好的同时,关键还要用好,要通过加大对失信的公务员的问责力度,给守信者以奖励,给失信者以严惩,切实发挥出公务员信用档案的约束作用,让公务员信用档案真正体现诚信,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心服口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