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为官当有敬畏之心

时事评点:为官当有敬畏之心

A+ A- 2012-03-08 14:39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在公众和媒体面前,姜大明是个没有“官架子”的省长,非常爱笑,平易近人。然而,谈及政府自身建设时,他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接受中外媒体专访时,再次提到他在很多场合都在重复的一句话,“对人民群众要常怀敬畏之心,为老百姓办事要常抱歉疚之情”。

  敬畏之心,人该有之,为官者更不能例外。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官员心里恰恰就缺少一个“畏”字:口无遮拦,信口雌黄,什么话都敢说,结果在嘴巴上惹出了麻烦;行为失范,什么事都敢做,什么场所都敢进,钟情于声色犬马,结果在美色面前当了俘虏;私心过重,欲望过甚,什么好处都想捞,什么东西都敢要,结果在物质利诱中败下阵来……这样的教训很多,不能不令人警醒。

  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意思是,一个人如遇有祸害,怀着敬畏之心谨慎行事,则可能避祸趋福。失去敬畏之心,则可能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苦果。因此,对为官者而言,常怀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为官当有敬畏之心,就是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法规,其中也包括敬畏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 当你秉公用权时,它会为百姓办好事,因而也会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当你将权力与私欲为伍时,则会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甚至将自己送进牢狱。

  一位哲人曾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权力像座桥,桥下是座牢,官员悠悠桥上过,歪心邪步容易掉进牢;而安全过桥的秘诀是:慎行、慎微、慎权、慎独。”诚哉斯言!为官者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各种考验面前永葆本色,为民谋利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