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社会事业
◆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13848亿元,增长19.8%
◆2011年,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关键词:完善配套法规
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资源配置
“目前有关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相关配套政策、激励措施还不到位,需要加快配套法律的立法进程,让社会力量告别‘在真空中摸索’的状态。”韩长安代表建议,通过立法,使得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兴办慈善实体,能够依法享受建设用地、税费、金融等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
“有了明确的政策法规,才能解决好公益活动资金募集不规范,社会募捐发起随意性大、运作不够透明、缺乏监督等问题,才能让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和个人心中有杆秤,避免负面影响拖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韩长安代表说。
董新光委员建议,可以尝试采用特许经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机构改制重组;通过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引导民间资本承接已经建成的政府投资项目。
此外,还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以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调整社会事业投入方向,解决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比如,当前我国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城市、向少数医院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这是造成老百姓看病难、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宁代表建议,应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区医院,方便百姓就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抑郁症患者为代表的精神病人增多,社区精神病院建设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关怀事业也应引起关注。“这些事业,都可以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