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点评:“百万文学大奖” 评奖模式和潜台词

点评:“百万文学大奖” 评奖模式和潜台词

A+ A- 2012-03-28 17:19  |  新京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海南作家崽崽获得海南主办的百万元文学大奖,据说这是文学奖金的新高,由此也引起巨额奖金与地方文学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

  人们已经早就不关注文学尤其是纯文学是否被边缘化的问题,不同的文学生态(体制内作家、商业写作或网络文学等)找到了各自的生存空间和逻辑。近些年,搅动平静的纯文学界“浑水”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评奖风波,如这两年文学界的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等,对于获奖作品或评价程序多有非议。刚刚出炉的“海南奥林匹克花园长篇小说大奖赛”则因“百万大奖”而引起关注,因为据称这是目前国内奖金最高的文学奖,获奖者是海南本地的知名作家崽崽。

  这种由本省作家协会主办、企业家赞助并冠名的评奖模式本身并不新鲜,可以说是体制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又一成功案例。值得关注的或许不是海南本省作家的获奖以及获奖者曾经担任过海南作协副主席,而是海南省领导出席颁奖典礼以及包括莫言、张炜、方方、谢有顺等在内的“豪华”评委团队。

  省领导的“出席”也许是偶然事件,但如此重视已经丧失“轰动效应”的文学仍然是不多见的,这似乎联系着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动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而赞助这次盛会的企业正是海南旅游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公司和旅游发展公司。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多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招商引资不同,现在是“经济塔台,文化唱戏”,或者说文化本身可以被产业化,尤其是围绕着旅游经济而出现的文化产业热。

  在这个意义上,日渐沉寂的“纯文学”拥有转化为“眼球经济”的实力。恰如近些年诸多地方政府采用办音乐节(尤其是摇滚音乐节)、电影节(或独立电影节)、实景演出或者拍电影(如《唐山大地震》)等文化生产的方式,来提升旅游产业或非实体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这与90年代以来采取出口加工厂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学”总算又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起码不再是“姥姥(政府)不疼,舅舅(市场)不爱”。

  在这出“文化唱戏”的舞台上,还有一群人们耳熟能详的评委,如作家莫言、张炜、方方等,他们似乎比获奖者崽崽拥有更大的媒体“吸引力”。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出道、成名的作家,大多已经成为当今省市或中央作协的主要领导,问题不在于他们的文学成就与当下文学体制之间的同构关系,而在于这些80年代以青年、先锋登上文学舞台的“弄潮儿”,已经活跃在文学创作第一线近30年,以至于2011年每四年评一次的茅盾文学奖还要授予这些并不老的“老作家”。

  相比80年代文学领域人才辈出、各领风骚,90年代以来文学的困窘在于,似乎再也没有一个文学群体能够登上历史舞台(已40年左右的70后作家还鲜有被文学体制认可),以至于这次没能获得最高奖的马原等80年代的先锋作家们依然要“老骥伏枥”,这恐怕是期待文学生产能够良性发展的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