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该“上岸”了

时事评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该“上岸”了

A+ A- 2012-04-06 10:34  |  法制日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从“第一个吃螃蟹的”新疆阿勒泰市,到之后陆陆续续进行试点的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宁夏银川、宁夏青铜峡等地,包括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在内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公示制度,虽然各地具体操作有较大差异,但结果却非常相似——没有结果。记者近日回访了上述5个试点地区,浙江慈溪、宁夏银川和宁夏青铜峡三地的回复都是“零投诉零异议”,湖南浏阳方面则谢绝了采访,新疆阿勒泰地区则由于推动者、阿勒泰市前纪委书记吴伟平的病逝而停滞(4月5日《钱江晚报》)。

  一方面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今年第七次向全国人大递交有关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议案;另一方面是新疆阿勒泰市等仅有的几个试点地方陷入徘徊甚至停滞状态,效果不佳,全国范围内耗时近三年的公示试点犹如泥牛入海,没有激起任何涟漪——这几年,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在“河里摸石头”,原地踏步、徘徊踟蹰。

  正如前不久《人民日报》“深化改革”系列评论所说的,“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无疑就是我们改革中那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因为它真正触及到了官员利益的核心问题。说起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有人很会拿技术层面的问题来推诿搪塞,其实,现在在技术上还会有什么问题呢?正因为“主要阻力来自体制内”,所以,即使是现在施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也是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广州市副市长欧阳卫民曾提出,现在为预防腐败而设置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每年领一张表填,但内容的真假没有人核实,一些漏洞“造就甚至引诱了人犯罪”,应该用技术和政策来堵住漏洞。

  流于形式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预防腐败之“篱笆”的“缝隙”更大了,这从近几年高发的腐败案件里就可以反思出相关的制度缺陷的危害。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无论从改革的层面,还是从反腐败大局考量,“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研究推进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被学者称为“性质上的突破”,这是推进“领导干部相关事项公开”的工作要求第一次出现在我国廉政工作计划中。官员的“私事”从报告到公开,这更是强化领导干部监督的一个意义深远的信号。

  的确,当“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成为我们的共识,当“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成为改革的方向,我们还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再让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停滞在民众的热切期待中呢?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到了该“上岸”的时候了!即使是一次不甚完美的“上岸”,也能体现出改革的勇气和胆魄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