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年轻人“哭穷帖”背后的“矫情”

时事评点:年轻人“哭穷帖”背后的“矫情”

A+ A- 2012-05-23 11:06  |  济南日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各式各样的“哭穷帖”可以从侧面反映年轻人生活的不易,但是在感叹“谋生不易”的背后,不知道“焦虑”的年轻人有没有想过,这许多的压力与期望值过大、欲求不满有没有关系?

  近日,一家银行员工抱怨说,年薪20万元在北京的生活压力依然很大,抱怨活在社会最底层,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其实近年来,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上,类似的“哭穷帖”并不鲜见。比如,“月薪1万才配谈恋爱”、“两房一车才敢结婚”等类似“哭穷帖”都曾激起网民热议。(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浏览那些“哭穷帖”“焦虑帖”,其中不乏“矫情之说”。虽然说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透支着人们的生活成本,但与真正生活在底层的年轻人相比,年薪20万还“装苦哭穷”,如此“矫情”不被网民嘲讽炮轰才怪。

  虽说“矫情”,但媒体和舆论似乎还是钟情于这样的帖子,并愿意为之提供继续发酵的空间。各式各样的“哭穷帖”可以从侧面反映年轻人生活的不易,但是在感叹“谋生不易”的背后,不知道“焦虑”的年轻人有没有想过,这许多的压力与期望值过大、欲求不满有没有关系?

  去年中秋,我旁听过“理想国”举办的一场文化沙龙,当年轻人表达焦虑时,梁文道现身说法,“我到现在没有房子也没有车子,舒国治也没有,我们死了吗?没有,我们活得好好的。我们不觉得这是问题。女朋友爱房子车子多于爱你,干嘛要和她在一起?”梁文道还说,尽管现实不容易,但我们仍然可以有“抗压力”。

  应当承认当下社会年轻人谋生的不易,但同样也不能忽视年轻人的“抗压力”也有所减弱。在这方面,媒体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犹记得当年“房奴”一词流行时,媒体开始极尽所能为年轻人总结生活中的各种“奴”:从房奴到车奴,从车奴到卡奴,再从卡奴到孩奴,各种各样的“奴”悄然上位,“无奴不青年”似乎成了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

  可是,这些“奴”真的都是现实所迫吗?非也,很多“奴”还是媒体创造出来的。比如孩奴,有媒体为了“证实”孩奴的存在,热炒《80后准妈妈怕生子后成“孩奴”患上忧郁症》的网帖,但另一方面,80后年轻人为何会沦为孩奴的原因却被选择性疏忽。

  在“孩奴”心中,婴幼儿用品绝对要“精细”划分,喝水和吃饭的勺子要分开,安抚奶嘴也要分成鸭舌形的和拇指形的,宝宝喝水要用温度计量水温,喝水杯要用专用的练习杯……堪称“育霸”式的育儿模式,已经将养育孩子演绎成了一种高消费的奢侈攀比,又怎能不成为“孩奴”?如此这般被“奴”,果真需要被怜悯么?

  当“焦虑”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时,它未必全部与社会不公有关,它或许与某些媒体对焦虑的放大有关。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压力,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情绪。“忧伤”不再,“焦虑”却如影随形,这或许就是对当下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