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让“延安命题”扩展壮大
日前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认为,“在体现时代、贴近生活、服务人民上,‘延安命题’需要全新的当代回答”。“回答好‘延安命题’,仍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笔者深以为然。
文化文艺作为一种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从来和生活、基层需要都是血脉相通的。无论从创作规律、文化规律而言,这都是“常识性的真理”。细数“延安命题”指导下的精品,《白毛女》、《兄妹开荒》、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多有跌打滚爬的生活体验、精密厚重的生活积淀。只有经历了,思考了,沉淀了,思维才能真正和基层胶结在一起,达成一种“创作和谐”,创作者因为融入生活而被生活感染,生活因为创作者的激情发现而得到火热推进,想不出精品都难。
反思、继承和挖掘 “延安命题”,没有过时,更不能简单理解为“走形式”。因为文化实践和文化阅历中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触可摸、感染力强,这还不够有震撼力吗?
可当下,我们在文艺创作和影视创作中,融入了太多的文化功利主义和商业因素,比如拍电影的目的不再是“为人民拍摄”,而考虑更多的是票房价值和商业收入,于是就按照所谓的商业规律和现代化的影视规律进行“制造”了:剧本没时间精心打磨,剧情可以在写字楼里虚拟杜撰,甚至有些情节还可以拼接。最典型的就是影视作品中的“穿帮”,清代官员的家中挂着毛泽东诗词等。而且我们还动辄就搞出了所谓的大场面、大投入和高科技等,成为了标准的“技术主义”。
在疯狂炒作中,有些影视作品的商业目的确实达到了,可没过多久就被观众忘得干干净净。那些没有票房价值的就更不用说了,还没有得到认同和传播,就夭折了。脱离文化规律的所谓创新,行为粗糙,体验肤浅,自以为是,不尊重规律,有用,有效,却终归有限。脱离了“艺术民心”,创作和作品当然就容易成为无本之木,所谓的华丽也就成了“炫技”,掩饰不住内在的苍白无力,怎么不是一种“文化失败”、“价值迷失”呢?陷入了投机主义、功利主义的文化能得到持久发展和观众的高度认同吗?有谁愿意相信并亲近那些充满了钢铁味道而感情匮乏的“影视大片”呢?
更有一些文化公共品,价格昂贵,成了奢侈品,据报道,85.8%的公众批电影、话剧、音乐会等票价过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王立平说:现在演出票一张几百元,一张电影票近百元,作为1000多元的收入人群无力消费。“这样的高票价不是把普通老百姓拒之于文化之外了吗?”——也脱离了“延安命题”“文化为民”的宗旨。
当今影视创作中,也不乏经典和优秀作品,它们不跟风,不炒作,很宁静,很淡定,受到了好评,比如电视剧《心术》,收视率比较高,“该剧开拍前编剧六六及几位主演都曾有去医院体验生活的经历”。写得真,演得真,自然就有感染力。还有至今让人难忘的老版本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因为作品经过了精雕细磨,演职人员很投入、很动情、肯吃苦、善较真。自然就经得起时间考验,成为精品。最本然的艺术真诚和感觉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在纷乱的市场化迷雾中,应该让“延安命题”扩展壮大,将之和当下的影视创作、影视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结合起来,在商业化和生活化、群众化,市场化和文化真诚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这应该是文化人、影视人不能忽略的重要话题。
不要一味迷信好莱坞,不要一味迷信大片思维,而应该在火热生活和艺术真诚中挖掘“影视富矿”,“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力行“文化为民”,“迈开双脚”,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内心,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收获和文化推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