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文明用语应成为网络共识

时事评点:文明用语应成为网络共识

A+ A- 2012-06-15 13:49  |  北京日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11日,崔永元在其微博中怒斥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起因是崔永元公益基金想要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湖南省教育厅却回复称“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事后,湖南省教育厅虽做出了回应,并解释了经过,但崔永元并不买账,称将继续坚持之前的“三不”评价。

  此事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论。只是小崔一上来就下了个“三不”结论,带着不小情绪是很明显的。平心而论,办好事固然要提倡,但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就此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横加指责。不管干什么事,有分歧不要紧,只要讲清道理,端正态度,相信当事双方都能理解配合。而一有矛盾,就施之情绪宣泄,甚至不惮以粗俗语言互相攻讦,恐怕除了博得一时眼球,对解决问题毫无裨益。

  在当下互联网上,骂一句“不要脸”似乎不算什么。在如今“出口成脏”的行列中,名人更占了不少席位。网络上泼妇骂街似的“嘴仗”,很多就是发端于“公知”之口,一遇观点不合,就摆开阵势、相互讨伐,话语之极端、言辞之粗鄙,完全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公民应有之举。在这种语境下,比拼的不是谁的道理更服人、谁的逻辑更严密,而是比谁的语言更出位、谁的措辞更耸动。名人们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表达,无疑给广大网民带了个坏头。

  文明用语应当成为网络共识。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意见表达只有讲尊重、讲道理、讲理性,才能够服人。可如今就有一些网民十分迷信“大嗓门”,只要是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便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骂,似乎骂得对方开不了口,就取得了精神胜利。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之生态。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舆论场,并非超拔于现实的“无限之地”,身处其中,大家都应该自觉自律,细心呵护。

  网络不能成为现实社会的“垃圾桶”,一旦变成了各种污言秽语的集散地,也就离万马齐喑不远了。网络语言是否文明、网民能否理性使用网络,关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对此,全社会都不可掉以轻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