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舌尖背后的写作滋味

时事评点:舌尖背后的写作滋味

A+ A- 2012-06-18 15:15  |  工人日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横看成岭侧成峰”,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撩拨着人们的味蕾,令一些人魂牵梦绕、欲罢不能时,我则边看边联想到了当今的文学写作。短短七集的片子,每集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它展示的不只是美食的滋味,还能令人从中品咂出写作的滋味。而让我感触尤深的在于两点:一曰写作要懂得呵护;二是写作不能总寄望于速成。

  片子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展现的是美味背后人与自然的故事。香格里拉,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寻找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同样,查尔干湖边拉网捕鱼的渔民,他们的鱼网里捕获的只有大鱼,小鱼则顺其自然地让它们从网眼里游走,面对自然的馈赠,他们绝不做涸泽而渔的傻事……

  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辛勤劳动者,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呵护意识,刻在了心底化为了一种很自然的举动,这维护了生态平衡,促成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赢。相比而言,时下文学写作生态堪忧。诚若文艺界人士在分析阻碍经典大家诞生的客观原因时指出的,在市场冲击下,文艺界同样出现“GDP至上”,助长拜金主义与浮躁之风;文艺创作中的“官本位”等弊病依然存在,违反文艺创作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红包评论”等现象正在侵蚀文学批评应有的功能;“快餐文化”、“娱乐至上”也在侵蚀着作家,消解或颠覆传统文学赖以生存和吸引读者的重要审美原则。而与前辈作家相比,今天一些作家在创作动机、态度和方法上都出现了异变,变得不“接地气”,“一些作家以为在家里看看网络、报纸,加上自己‘睿智’的目光就足以了解时代、了解生活,其实,这样只是过着‘二手’、‘三手’的生活。”(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语)文学写作生态就这么着在缺乏呵护的环境里遭致破坏,文学的餐桌上,也就难觅松茸、鲜鱼的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还令我们领略到了时间之于美食的重要。在云南诺邓,村民用传承几百年的古法熬制井盐,火腿要腌制3年之久才能面世;在香港,和兴腊味家为保证品质,仅仅是肠衣就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使用;广西柳州阿亮家的祖传酸笋至少还要3天才能出缸,可第二天就有人要来买笋,他决定推掉订单……时间成就了美味、美名,时间对于文学写作的意义岂非更为重要?可环顾左右,如今我们看到更多的往往是赶任务和速成。

  某文学编辑在一篇文章中对现在一些中青年作家的写作状态进行了剖析。据其观察,相当多的中青年作家给自己规定,每年要在报刊发表多少小说,在报纸要发表多少散文,要出几部长篇小说,要写几部电视剧。“一位前几年正火的作家对我说,名声到了,金钱如浪潮一样席卷而来,想挡都挡不住。因是多年朋友,他的作品我也常浏览,发现质量越来越差,有些几乎不忍卒读。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还有人举报其作品有抄袭嫌疑。”

  无独有偶,在一篇《“赶任务”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惑》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类似问题:创作界的“赶任务”毋庸讳言,许多作家都是冲着“任务”而写,比如为所谓“三大件”(长篇小说、电视剧和儿童文学)而写作,为“茅奖”和“鲁奖”乃至于其他的什么奖而写作,一窝蜂地跟着上;许多批评家的文学批评也“赶任务”,今天参加一个作品研讨会写一篇评论,明天又参加一个作家研讨会再写一篇评论,不断地参加各种文学会议,不断地制造质量低劣的批评文章,“我们的许多文学批评家都快赶上‘华威先生’了”。

  文学写作需要足够的时间做保证,慢工才能出细活,古人那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写作精神,现在的作家虽不能至,但至少应朝之看齐,使自身写作尽量沉静一点、负责一点。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谁若不尊重时间,时间自然也不会给谁相应的报偿。生产制作美味的拙朴劳动者深深懂得这一点,以善于观察和思考而著称的作家岂能逾越创作规律,走时间的捷径?

  文学写作的过程类同于采集食材、巧手烹饪的过程。食物的美味停留于舌尖营养我们的肉身,优秀文学作品的韵味更是长久地积淀于心底丰盈着读者的思想。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如若能使文学创作者触类旁通,细细咂摸出舌尖背后的写作滋味,则对于文学创作者以及这部纪录片,都不失为一种别样收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