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审计曝乱象,问责要跟上

审计曝乱象,问责要跟上

A+ A- 2012-06-29 14:45  |  华西都市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又到年中,依照惯例,每年审计报告会曝出某些部门存在的违法违规乱象。前些年,审计报告总会隐去那些违规部门的名称,代之以“某些”、“个别”或“部分”等暧昧字样。这些部门到底“姓甚名谁”,惹人猜疑;“不点名”的审计报告,也广遭诟病。

  近些年来,审计报告开始“点名批评”,这让人欣慰。28日,审计署披露45部门违规转移套取资金1.57亿,备受关注。媒体报道时“审计署:中科院以项目名义发亿元福利”的标题,也被疯狂转载。究其原因,大概是它切中了民众的知情诉求,传播效率也更高。

  此番审计出的违规部门,肯定不止中科院,而是“商务部等3个部门本级、工信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42个部门所属单位”,共计违规转移套取资金1.57亿元,其中2884.1万元用于发放补贴。除了转移套取,还有十几个部门是自立名目,违规收费,涉及金额高达2.07亿元。

  当然,相关部门也进行了整改,业已整改的问题金额多达9.58亿元。据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称,总体而言,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逐步提高,违法违规问题不断减少。比如,从这次审计来看,挤占挪用、多申领预算资金等违规问题金额分别比上年减少13%、61%。单从数据看,预算执行方面是有不小进步。

  但就现实观感而言,财政公开透明和预算执行并非没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就类似巧立名目收费自设“小金库”,违规转移套现,违规的非税收入、预算外收入等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动辄数亿数十亿,还有待深究。毕竟,没有严格问责机制相配套的审计,就算看着再雷厉风行,也只能算一场“审计风暴”,转瞬即过。

  审计敢于点名,问责更要厉行。对披露出的问题,当不回避不粉饰,对责任人绝不姑息,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的,该移交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应立刻移交法办。对一些屡屡曝出的问题,屡屡给人可乘之机的制度性漏洞,必须进行及时修复,彻底终结。事实上,那些巧立名目、雁过拔毛的违规收费之类的,中央早就多番整治过,但每每如雨后春笋般适时冒出。其实质是执法问题,如果真的“零容忍”,杀一儆百,想来不会有那么多罔顾违法成本的效尤者。

  只要审计不心软,只要执法问责不手软,类似违法违规,肯定能大幅减少。犹记得前些年,审计报告点了高铁的名后,跟踪问责之下,国家出台相关规定,严禁抢工期的“献礼”、擅自提速等危及铁路质量的行为。审计的倒逼效应,推动了社会良性发展。可肯定的是,若审计不留情面,监管落到实处,那么违法乱纪,自然无以猖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