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下半年四川甘孜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6)
批复与决定两种文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
公文的内容不同B.行文的自主性不同
C.发送范围不同D.发文机关不同
【答案】ABC
【题型】公文
【考点】公文
【解析】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批复的特点,行文具有被动性、内容具有针对性、效用的权威性和态度的明确性。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决定具有决策性和制约性。二者发布内容不同,行文的自主性不同,发送范围不同。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形态的是( )。
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ABD
【题型】政治
【考点】马哲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形态有三个,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者说是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BD。
下列选项中,反映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的是( )。
事物发展要坚持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工作中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又是曲折的
【答案】AC
【题型】政治
【考点】马哲
【解析】质量互变规律方法论意义在于:第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第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第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第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质量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AC。
下列职位中,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
自治区主席B.自治区人大主任
C.自治州州长D.自治县县长
【答案】ACD
【题型】法律
【考点】宪法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七条“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因此,本题答案为ACD。
下列选项中,属于强农惠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是( )。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答案】AD
【题型】时政
【考点】政治
【解析】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强农惠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是,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此,本题答案为AD。
国家的扶贫工作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
以工代赈B.科技扶贫C.机关定点扶贫D.社会公益扶贫
【答案】ABCD
【题型】时政
【考点】政治
【解析】国家专项扶贫方式有,异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革命老区建设、明确部门职责、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定点扶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作用、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因此,本题答案为ABCD。
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是( )。
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银行
C.国际清算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ABD
【题型】经济
【考点】经济常识
【解析】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因此,本题答案为ABD。
下列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 )。
管理学B.政治思想C.逻辑学D.伦理学
【答案】ACD
【题型】政治
【考点】唯物史观
【解析】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因此,本题答案为ACD。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 )。
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
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未明确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CD
【题型】人文
【考点】历史
【解析】辛亥革命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就是1911年发生的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还包括这场起义的准备和结果,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间段位1901年到1923年。从本题的整体看,可推论其使用的是广义。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从历史功绩来看,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以BCD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但没有将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所以选项A不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BCD。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答案】CD
【题型】法律
【考点】法理
【解析】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所以选项AB是正确的,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而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此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思想信念,因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但并不能成为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因此,本题答案为CD。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