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言语理解与表达)(2)
30.A【解析】第一空,此句意在说明“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这件事情是人尽皆知的,“无可厚非”主要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表意不当,首先排除B项;成语“妇孺皆知”中本身含主语,而原句“人们对它已是……”也包含主语“人们”,故排除C项;“了然于胸”与“如数家珍”都可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第二空,“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疑窦重重”指有很多使人怀疑之处,文中说“没有定论”,表明“洛书出于何处”这件事情有很多说法,但每种说法都有可疑之处,因此无法下定论,可见用“疑窦重重”更合适。故本题答案为A。
31.D【解析】“凭空捏造/臆造”都可搭配使用。第二空中,“体会”指体验领会;“体察”指体验察看。而第二空前面的“关注”二字已有“看”的意思,所以这里选“体会”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2.D【解析】由题干中第二空前面的“甚至”二字可以判定这里应填入一个比“熟人”程度更深的词语。而A、B两项中的“伙伴”和“搭档”词义相近,故可先排除。“同僚”泛指在机关任职的同事。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故本题选D。
33. B【解析】本题以第二空为切入点进行排除。“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与前文的“一个……念头”矛盾,排除D项。“心血来潮”形容心中突然产生某种念头,与前文“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表述重复,排除C项。“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突发奇想”形容突然想出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或突然想做某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二者的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是“异想天开”明显程度更深。测谎仪器是给人使用的,而巴克斯特竟然将它使用在植物的叶片上,常人看来这种行为是非常荒唐、无法理解的。因此第二空填入“异想天开”更为恰当。再看第一空,“古怪”和“奇怪”是近义词,“古怪”的程度要比“奇怪”深,由此可以判断,本题选B。
34. B【解析】由常识可知,“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都是我们已经做到的事情,故A项“部分”说法错误,排除。“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由词义可知,第二空选“浅尝辄止”更为恰当。本题答案为B。
35. A【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是对此种情况的客观描述。B项的“困境”“郑重”含有主观色彩,应排除。第二空中,“审慎”意为谨慎、慎重,比“仔细”“认真”词义更重,用于此处更恰当,故排除C、D。再验证A项的第三空,“刻不容缓”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用于此处符合语境。故选A。
36.B【解析】首先通读文段,可了解文段是围绕“想法或假说”进行阐述的。第一句与第二句构成因果关系,第三句则是强调“判断的习惯”的重要性。看第一个空还不能直接排除选项,可先从第二个空入手,观察四个选项,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而第一句讲的是“想法或假说”来源与用途,即“想法或假说”源于人的思想,寻找或构造能揭示事实真相的证据,因此,只有B项符合逻辑。
37.B.【解析】本题第一空为关键。此处语境形容作用的重要性,“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无可厚非”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三者词义均与语境不符。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8. D【解析】先看第一空,“对于一个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来说”,这一句交代了原因、背景,所以,富翁的消费行为不可能是“不可思议”或“出人意料”的,排除A、C项。再看第二空,“根深蒂固”强调“根”“蒂”,即原本、根本如此,这与贫困童年的经历相呼应;而“积重难返”强调“积”的过程,与原文不是很贴切。所以本题选D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