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打击“替考” 有法可依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打击“替考” 有法可依

2014-06-22 15:05  |  新京报  |  责编:邢华 点击收藏

  河南“高考替考事件”被央视曝光后,《新京报》发表社论《“作弊入刑”方能威慑替考参与者》,指出:“在《刑法》上加入相关罪名,使替考组织者和策划者得不偿失,才能真正杜绝‘替考门’的再次发生。”

  其实,我国现行法律对“替考”相关人员的行为都有完善的罪刑规定。

  其一,“替考”能成功操作,搞定主考、副主考、监考老师是关键。这些主监考老师一般都是国办中学的教师,属于刑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依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达5000元以上,即成立受贿罪。

  其二,打点主监考老师,无疑由考生家长掏腰包。与上述主监考官成立受贿罪相对应,考生家长的行为则成立行贿罪。

  其三,“替考”组织者帮替考者伪造指纹模、身份证、准考证的行为,则涉嫌成立伪造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帮助考生家长打点搞定主监考老师和有关招办人员的行为,又成立介绍贿赂罪。(刘昌松)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打击“替考” 有法可依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