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解题技巧 > 言语知识库 >
2019公务员考试言语备考技巧:50秒“破”题之理清行文结构
2019-03-27 09:53  华图在线 点击: 载入中...

  言语理解与表达,先有“理解”而后“表达”,“理解”即看懂文意,“表达”即转换表述。首先“看不懂文意”就是众多考生解题的一大障碍。在“公考”中,时间短、题量大、题型多样化是考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时间相对宽裕的考试中,考生可以反复阅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考生对文段的理解可以较为准确。但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大纲中明确了很重要的一点,即测查应试者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因此,在“公考”这种要求高效解题的考试中,考生如何在短期内准确把握文意,确切地说是在50秒内准确理解文意,需要考生掌握一定应试技巧。

  要做到50秒“破”题,理清行文结构是关键。大到一篇文章,小到一个段落,作者在写作时都有其逻辑条理。行文结构即行文的逻辑,是指写文章时依据的框架结构形式。写文章其实有许多固定的框架结构,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提出观点——举例论证”等等。考生只有熟悉这些常见的行文结构,并且理清文段是属于何种结构才有助于准确迅速地理解文段大意、明确文段重点。在此,笔者介绍一种常见的,也是容易被考生忽略的行文结构——“古今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也叫对照。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在考试中,经常会从“古”“今”的角度谈论同一话题,构成“古今对比”,用对照的手法突出“今”的重要性,即以“古”衬“今”。在这里“古”并非一定指久远的古代,而是指“以前”“以往”,“今”指的是“目前”“现在”。确定文段为“古今对比”的结构并非难事,对比往往是两个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文段中一般只出现两个时间点,而且是“以前”和“现在”两个时间。因此,文段中常有标志词,如“以往……如今……”“在古代……现在……”“在某个年代……而在现代社会……”。当看到此类的表述时考生要能迅速反应这是在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今”的重要性,重点在于“今”,答案应围绕“今”来进行表述。笔者在此用下面几个真题进行具体说明。

  【例1】在古代,每逢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该题用“在古代”和“如今”两个时间点构成“古今对比”,先论述“古”,在古代,手工艺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接着论述“今”,在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最强大的生产力。“古今”的情况的确发生了变化,的确不同了,而文段通过对比“古今”的不同,重点在于突出“今”,即在现代,尽管传统手工艺人不再是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了,但是传统工艺还是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继续发展的。把握文段的重点,在选项中寻找同义替换的表述,即A选项,故答案为A。

  【例2】多年以前,德国就要求在每一个销售的鸡蛋上都印有一串字母和数字组成的标识码,用来标明该鸡蛋是什么时间,以哪种方式,在哪个国家、哪个农场甚至哪个鸡舍生产的。以前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而现在根据标识码,不仅有关部门可以迅速查封受污染的鸡蛋,普通消费者也可以上网查询自己买的鸡蛋是否属于被污染范畴,进而保证大多数鸡蛋可安全食用,而不至于在民众中引起过度的恐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德国鸡蛋均有安全标识码

  B.食品安全标识码的重要性

  C.食品安全标识码能保证食品安全

  D.食品安全标识码有助污染源查找

  该题以“多年以前”“以前”和“现在”形成“古今对比”,“多年以前德国在鸡蛋上做标识,以前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而现在……。”该文段内容也是通过对比来突出“现在”的情况,根据对“今”的分析,可以知道,文段是论述对食品进行安全标识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有意义的。对比选项,B项是对重点内容——“现在”部分的同义替换,故答案为B。

  【例3】在齐桓公、管仲那个时代,“侠”就是守信诺,你对我好,只要你开口,我就帮你做到。后来,《游侠列传》里的汉代侠士朱家、郭解等,则在“侠”的定义上又多了一层含义,就是把财富分给贫苦百姓。而现代社会,一些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流行,创造了模糊的社会背景,神化了一些武术技巧,反倒让我们远离了“侠”。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侠”。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侠”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B.只要符合“侠”的含义,当今社会中的人也是“侠”

  C.武侠小说、影视剧的流行扭曲了“侠”的形象

  D.今天的“侠”比古代的“侠”更具有英雄气概

  该题通过“在……时代”“现代社会”形成对比,先论述“古”,在齐桓公、管仲那个时代和在《游侠列传》中“侠”的定义,接着论述“今”,在现代社会,“侠”的定义。文段利用对比突出在现代社会“侠”的定义是什么,即只要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侠”。对比选项,B选项是围绕“今”进行论述的选项,故答案为B。

  笔者在此通过以上三个例题,具体讲解了如何识别和应用“古今对比”这一行文结构。其实常见的行文结构绝不止于此,考生需要一一掌握。只要能够准确判断行文结构就能迅速读懂文意,明确重点,从而做到50秒“破”题。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