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重庆 > 公务员 > 招考公告 >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三农问题
2009-08-11 09:10  华图网校 点击: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建立,但还有待健全和执行。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以完善灾害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三大救助系统为重点的、多层次、全覆盖、互补性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但由于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不力、执行不细,实施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工业反哺农业机制正在探索,公共财政服务严重失衡。重庆市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出台了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但公共财政服务严重失衡。

    七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

    统一规划制度。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区县应该在统筹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千百”工程规划、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统一制定,完善创新。

    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土地权属股份化,农业产业化,产业企业化,农村生活城镇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土地流转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大户经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四荒”买断模式(使用权可以继承、转让、出租、抵押)等。

    人口管理制度。人口管理制度应包括户籍、计划生育、就业、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打破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统一登记为“重庆市居民户口”,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实行转移务工人员的农村事务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制度,取消一切歧视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做法;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和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

    公共财政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财政投入、外资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完善工业反哺农业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建立起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制度,扩大良种补贴,完善直接补贴,建立保险补贴。突出财政支农重点,解决好水、电、土、路、气、种和服务体系的问题。二是逐步建立均等公共服务机制。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增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由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复合投入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六有”目标实现,即:“贫有济、病有医、孤有养、失有扶、幼有学、困有助”。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改革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体制,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利益分配机制。

    农村金融制度。国家应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到县及农村乡镇开设网点,增加资金供给量;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改革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现状,加快组建邮政银行,在乡村设立服务网点;搞好农村地区银行业务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调整试点,鼓励各种资本到农村建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形成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完善社区互助合作基金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

    农村行政管理制度。按照“特色产业富村、科技人才兴村、龙头企业帮村、生态家园建村、村级组织带村”的基本思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搞好村支两委“公推直选”,健全和深化村务公开制度,强化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逐步构建农村社区管理新体制。从而形成“两带一促”,即: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致富,农村科技、乡土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和农民工流动的互动机制。

>>考生必看:2011年重庆公务员面试课程 红领摇篮班热招中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面试过关终极方案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