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重庆 > 公务员 > 招考公告 >
200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问题
2009-08-11 17:39  华图网校 点击:

  二、重庆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2008年重庆市将全面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长效援助体系,确保让城镇新增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一个月内实现就业。

  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40个区县已经完全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重庆市鼓励各街道建立政企联动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随时将就业信息提供给本社区的“零就业家庭”。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信息,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放弃低保找工作的人员,重庆市里还为其提供每月70元的就业补贴,并承诺如果创业失败还可以再享受低保。这一政策免除了“零就业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地走出家门创业就业。对招用“零就业家庭”人员的用人单位,重庆市也有奖励措施。2007年7月起,重庆市提高用人单位吸纳“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岗位补贴标准,从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2000元。据统计,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共落实社保补贴14亿多元,发放岗位补贴1964万元。

  重庆市各街道还利用辖区的闲置空地建成了花卉市场、百货摊区、餐饮夜市摊区等,为再就业人员创业提供经营场所。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重庆市还启动了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发放小额贷款3亿元,帮助176万人实现就业。对那些就业困难较大的人员,重庆市各区县开发出社区服务、清扫保洁队、社区治安巡逻队、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三、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2007年以来,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综合影响下,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速度较快。目前,重庆市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的势头仍将持续,为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增供给”。搞好产销衔接,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工程建设,保障粮食、蔬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为确保春节期间猪肉、食用油、蔬菜的供给,市政府筹措6000万元财政资金保证市场供给,其中1500万元用于增加食用油储备,200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保猪肉供应,2100多万元用于保蔬菜供应。

  二是“保重点”。合理把握好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调整力度和节奏,防止出现轮番涨价。近期,成品油、供气、供水、供电、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不得调整,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医疗价格要保持稳定,尿素、磷肥等化肥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从2008年1月21日起,重庆市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大米等4大类商品纳入提价申报品种,涨价要申报批准;液化石油气等7大类商品,被纳入调价备案品种;340多家企业纳入调价备案。

  三是“严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对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考生必看:2011年重庆公务员面试课程 红领摇篮班热招中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面试过关终极方案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