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通用 > 面试辅导 >
国考必备:公务员面试1000题详解(10)(2)
2011-12-12 16:33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96、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福”字意味着什么?

  答:1、官和责是密不可分的,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就是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因而不可只当官不尽责。2、在一个地方或岗位上任职,组织上一般都明确地制定了目标责任,实实在在地完成了这些目标责任,也就是为民造福的具体体现。3、要想造福于民,就要深入了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4、造福一方要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并力争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但也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忌为捞取个人政绩或为一时取悦于民而办力不从心的事,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福字意味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自己的职责,因而不能单纯认为造福一方是对群众的恩赐,其中还包括尽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97、领导者面对的工作是复杂的、多变的,有人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实际工作中,你如何针对这种现象开展工作?测评要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答:领导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有其两面性,所处的事也有多样性,“上对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对待这种现象应从两个方面理解:1、消极一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将导致上级的方针政策得不到全面充分的贯彻执行,在具体落实时扭曲、变形、走样,从而影响了目标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2、积极一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也给领导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消除这种不正常现象,如何保证自己的决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不变形走样?3、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树立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使自己制订的政策符合客观实际;其次,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对下级加强监督检查。也就是说,它能促进领导改进工作作风。4、在实际工作中,我针对这种现象也是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制订政策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确保自己制订的政策符合客观实际;二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对下级加强监督检查。

  98、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要选“能人”进领导班子,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1、不能笼统地讲“能人”进领导班子对不对,我们党的用人标准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因此,要看所选的“能人”是不是德才兼备。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确需要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来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原则,降低标准,经济建设毕竟只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能人”只会将我们引入歧途。3、我们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不仅要学政治,而且要学经济,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99、目前会议效率比较低,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会议效率?

  答:1、不开没有明确议题的会议;2、不开有许多议题的会议;3、不开没有充分准备的会议;4、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5、不请无关人士参加会议;6、不做离题发言;7、不“赞同”式地重复他人的发言;8、切不可“议而不决”。

  100、“法不责众”是各级领导经常遇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请你从哲学角度谈一谈看法。

  答:1、从哲学上讲,“法不责众”的“法”是广义的,既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也包括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这里的“法”主要是指后者。②黑格尔说过,现实存在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法不责众”现象的产生,是有其社会基础的。在我国,主要是长期以来存在着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特别是某些法规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不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法不责众”的现象的产生。③作为领导干部,在制订政策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制订的政策要符合客观实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又要坚持依法办事,此外,还要在群众中开展法制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消除“法不责众”的现象。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