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2010年上海市公安人民警察招考5大亮点

2010年上海市公安人民警察招考5大亮点

A+ A- 2010-07-28 10:23  |  华图网校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2010年上海市人人民警察招考工作随着招考公告的公布拉开了帷幕,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这次招录考试的相关事项,我们的相关专家对此次招考公告进行了细致解读。以期能够帮助各位考生能够顺利报考,科学备考,获得佳绩!此次招考从总体上有以下五个大的亮点:

  亮点一:招考人数多,男性占绝对多数

  此次招考共计招录1110名公安人民警察,主要是从事治安管理、各类案件办理、巡逻等公安基层基础执法工作,这类工作无论是在体能上还是工作性质上,更多地适用于男性。所以在性别上表现出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其中招录男性1000名,招录女性仅110名,男性占整个招录人数的90.09%。这对广大的男同胞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男性之间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

  亮点二:专业不限,但报考门槛较高

  参照历年人民警察的招录条件来看,除非是一些技术类岗位,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招录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主要原因也在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人民警察的社会需求急速增加,而我们国家对警察培养一时很难保证社会需求,这也导致了必然要从其他相关途径来弥补这些缺口。专业不限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进入自己理想职业的大门提供了机会,也扩大了报考人数,保障招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人才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地方要高,所以在学历要求上也提升到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方可报名,而且必须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证书,这无疑提升了报名的门槛。

  特别是对于一些非上海市户籍(生源)已就业的2010年应届毕业生和非上海市户籍(生源)的非应届毕业生,须具有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如已婚,其配偶还必须同时符合上海市人才引进条件。

  亮点三:无需基层经验,政治面貌不限

  此次招考对于基层工作经验没有要求,而且在政治面貌上也没有要求必须为党员这一硬性条件,但是从招录的情况来看,对于那些有工作经验和党员的考生来讲在优势上还是很明显的。因为虽然在政治面貌上没有要求,但是在填写报名表时政治面貌一栏却为必填项目,特别提醒的是报考者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填写报名表时政治面貌一栏一定要选择“中共党员”。

  亮点四:笔试考试科目包含《政法》专业课程

  此次笔试考试内容包括2门公共科目和1门专业科目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为《政法》。笔试总分为250分,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各100分,《政法》50分。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做题时间 分值
《申论》 2010年8月28日9:00-11:30 90分钟 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0年8月28日13:00-15:00 120分钟 100
《政法》 2010年8月28日16:00-17:00 60分钟 50

  特别提醒的是此次考试以《2010年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安人民警察考试大纲》为准。请考生务必吃透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我们随后会对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为各位考生进行分析。

  亮点五:备考时间紧张,面试成绩比例大

报名时间 7月17日10:00至7月23日18:00 只有4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备考
确认付费 7月17日10:00至7月26日16:00
打印准考证 8月24日10:00至8月26日16:00
笔试考试 2010年8月28日
成绩查询 9月22日10:00后  
面试时间 9月下旬 最多只有一周的时间进行复习

  从上述时间表来看,这次从报名到考试的时间很紧张,笔试备考只有40左右的时间,减去中间的一些报名、缴费等事项外,实际备考时间也就是30天左右,而且考生除了对行测和申论备考之外,还要准备专业课,特别是那些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将会更加吃力。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对于那些工作比较忙,备考时间紧张,平时很少有时间备考的考生可以考虑通过选择网络课程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特备提醒各位考生的是,此次考试的面试备考时间非常紧张,从成绩出来之后到面试最多也就一周的时间,建议考生笔试考完,通过估分之后感觉自己有希望进入面试的要提前做好面试准备。此次面试成绩所占比例也很高,笔试结束后,根据招录职位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1:3的比例,按照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

  面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笔试总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注意这里的面试成绩占60%,比例非常高。请各位考试务必高度重视。

  希望通过以上公告的分析能够帮助考生认清这次考试的主要特点,为自己报考和备考提供有益的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