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评: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没录取应给个说法

时评: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没录取应给个说法

A+ A- 2010-08-09 16:28  |  星辰在线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2009年,胡烨亮报名参加了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职位是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海监船舶飞机建造办科员。令其没想到的是,自己考了第一却未被录取。欲讨说法,也迟迟未果!(8月9日《中国青年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可是笔者并未从该报道中看到相关机构任何严肃的表态和合理的解释,有的只是沉默,和“受害人”独自的呐喊。现今社会,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阶层的板结化,社会似乎也真的在应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民间俗语。只要老子英雄儿子就好汉,可是笔者对这一所谓的“理论”并不敢苟同,儿子英雄只是老子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未必全有真才实学。那么,胡烨亮总成绩第一被拿下,是不是也会存在所谓的“潜规则”?如果真有正当理由不对胡烨亮进行录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主管方来说似乎不是一件让人为难的事情,可是在事件当事人屡次询问而终得不到答复的情况下,笔者和群众就不得不好奇和由衷的惊诧了。

  从报道看来,胡烨亮应该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无论其学历、专业背景、工作单位、工作年限似乎都难以挑剔。中国向来是以分数论输赢,“唯分数论”的观念依旧横行,科举制度的遗存依旧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大家,笔试成绩是硬指标,可是在这场公务员考试中分数却难以成为录取一个人的参考标准。既然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设置笔试和面试的环节,就必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可是放着自己制定的考核措施不去参考执行,笔者猜测是不是相关部门也知道自己组织的笔试和面试考核存在设计漏洞,那么照此推理不看分数成绩也合情合理了。既然设计有漏洞,何必又设计这一步骤?如果正如笔者臆测,那么此种行为何尝不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浪费。既然设置了这一笔试和面试环节,官方机构就应该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如果自己不执行就很难服众,也是对自己本身的一个否定,显然这是主管机关的自相矛盾!

  解决疑惑的最好办法就是给出合理解释,事件的当事人希望知道自己未被录取的原因合情也合理。如果相关机构能给出积极的、合理的解释,问题也许会向另一方面转化,而不是一味的任由大家“盲目”的猜测。众所周知,谣言是最古老的传播方式之一,谣言产生的原因就是官方的信息缺失,民众得不到官方的主流信息来源必然会从其他非正常途径获取信息来源,那么这样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就会扭曲变形,最终导致谣言的散布,不利于事态的正当解决。既然民众有质疑、有疑问相关机构给出积极的答复才不会使得事件向着非常态发展,话句话说,如果有正当理由不予录取胡烨亮,给出一个答复或者解释似乎不是一个很难而且过分的要求。可是,时至今日仍旧没有一个合理大答复,不知道是不予录取的理由不充分、不能服众还是无暇顾及此等小事,可是不要忘了这样一句话“群众事情无小事”。

  随着事态的继续发展,也许未来官方会给出一个让当事人或者关注事件的人一个值得信服的解释。希望这个答复能够真正让受众信服,维护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正义性和严肃性!无论是相关机构还是胡烨亮本人,一个合理的答案对双方来说都是大有裨益。前者维护了威信,后者可以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何乐而不为呢?(星辰在线网友 陆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