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山东 > 历年真题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22)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22)

A+ A- 2014-03-11 11:56  |  华图网校  |  责编:郭磊 评论 点击收藏
0

  18.【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史记》中《公仪休嗜鱼》的故事。由文中的“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可看出,要想经常有鱼吃,关键在自己,要“寡欲”。这与选项C一致。B讲人的性格、嗜好,完全与文段要表达的内容无关,排除。A、D都是在强调“贪欲”的危害,文中“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这是在讲“寡欲”,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9.【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由蚂蚁的不拥堵得到启示,探索可以用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第一句先说蚂蚁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第二三句讲述蚂蚁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的原因。最后一句由蚂蚁引申到人类,提出可以用相同方法解决车辆拥塞问题。B项的表述太过笼统,只说解决难题,没有提到车辆拥塞,而且“蚂蚁觅食”的表达也不够贴切,故排除。C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只是提出文段中涉及的两个角度,并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0.【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通过三个和尚经营寺庙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心”对得失成败的重要作用。第一至五句介绍三个和尚关于破庙荒废的争执与结果。第六句讲述三个和尚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寺庙被经营的香火鼎盛。最后一句讲述后来三个和尚争功,寺庙盛况不再。A项中所谓的“天时”、“地利”故事中不曾涉及,文中主要讲的是“人和”,故排除。B项只能解释最后一句话,与之前的“香火渐盛”矛盾,故排除。D项只印证了“香火渐盛”,对后来的“盛况不再”没有涉及,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楷模”的由来。前两句讲楷树,第三句讲模树。末一句讲由这两种树到“楷模”这一词语的由来。A项分别讲“楷”和“模”的含义,没有涉及“楷模”,故排除。B项从“楷模”的字体入手,文中不曾涉及,排除。D项主要讲楷树和模树,不是文中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B。解析:这道题的题目出的有问题,出题人从一篇题为“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的文章中摘取了几句拼凑在一起,其本意是要选A项。但是从片段阅读的角度来分析,并不能看出这是文段表达的主要内容。第一句是引子,由山寨风刮进新闻联播引出对山寨的探讨。第二句从文化意义上对山寨进行了解读。第三句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了“山寨风”的亲民路径。单看这三句,并不能看出文段的重心在哪,比较四个选项,B项相对贴切,故选B。

  23.【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一种特别的成语——数字成语。第一句总说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下面分别举例介绍了非整数成语、“2”的变形表示成语、数字连用成语、纯粹数字成语等。A项侧重于谈关系,显然文段中主要讲的是成语,排除。C项提出了两个概念,文段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对比阐述,故排除。D项“用遍”,文中找不到与其对应的表述,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第一句说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第二句说作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理解《论语》和《老子》的重要意义。B项谈到对“中国的政治”的影响,文中不曾提到,文中谈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说“最经典”,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就能”,语气过于绝对,与文中的“较容易”、“易于”不符,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通过英国报纸举办的一项有奖征答活动,力图告诉读者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A项的“办法总比问题多”,强调的是一种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的“棘手事情快处理”,突出的是一个“快”字,文中对这一点并不曾涉及,排除。D项的“小顽童”、“大难题”似乎与文意相符,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文段强调的并不是“小男孩”,而是他的答案。他把在环保专家、核专家、粮食专家三者中选一个舍弃的复杂问题,转化为根据体重,最胖的下去的简单问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6.【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描绘了深秋里白菜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一句总说秋天里白菜茂盛成长。第二三四句用白菜与其他作物对比,突出白菜的生机。末句更进一步把白菜的白、南瓜的黄、辣椒的红赞作美的极点。A项说“霜降”、“植物”,都不是文段主要阐述的内容,排除。B项断章取义,文中虽有“美的极点”的表述,但说的是“白菜的白”,是从白菜的“生机”的角度来阐述的,而不是真的说它的外形,排除。C项说白菜的味道,文中没有提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7.【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人受外界信息暗示性的问题。第一二句从打哈欠的事例出发,引出了受暗示性的说法。第三句之后通过一个实验来测试个体受暗示性的强弱。A项说“从众心理”,文中谈的是“受暗示性”,排除。C、D项内容都与文段无关,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8.【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80后”这个词的由来及演变。第一句从最早的2001年说起,介绍当时这个词的指向。第二句介绍了2003年这个词的演变。第三句进而介绍了从2004年底以后这个词的指向。A项是对“80后”作出的带个人色彩的评价,文中不曾流露,排除。C项“新视角理性看待”也是评论性质的表达,排除。D项说“引起社会关注”,从文段看不出这层信息,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笔试
课程名称 科目 授课老师 课时 价格 华图价 试听 购买
成公笔试协议方案 行测+申论 华图资深老师 186 ¥11800 ¥11800 试听 购买
名师模块班(行测+申论) 行测+申论 李委明、顾斐、蔡金龙... 106 ¥4770 ¥3180 试听 购买
考点精讲班(行测+申论) 行测+申论 华图资深老师 72 ¥2880 ¥1690 试听 购买
《行测》考点精讲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刘有珍、章晓铭、张蕊... 48 ¥1920 ¥1480 试听 购买
《申论》考点精讲班 申论 孔令昂 24 ¥960 ¥880 试听 购买
冲刺预测班(行测+申论) 行测+申论 华图资深老师 16 ¥640 ¥490 试听 购买
面试
课程名称 科目 授课老师 课时 价格 华图价 试听 购买
12小时·状元协议1对1家教班 面试 赵寰宇 45 ¥13110 ¥12800 试听 购买
12小时·翻盘协议1对1家教班 面试 赵寰宇 46 ¥13110 ¥9800 试听 购买
12小时·1对1家教班 面试 袁东 43 ¥12850 ¥4980 试听 购买
6小时·1对1家教班 面试 赵寰宇 33 ¥6540 ¥2880 试听 购买
短期备考面试套餐(结构化) 面试 袁东 17 ¥2070 ¥1680 试听 购买
结构化面试专项培优班 面试 赵寰宇 10 ¥2980 ¥1380 试听 购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