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考前知识点之教育知识与能力(5)
考点14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法
1.强化法
2.系统脱敏法
3.来访者中心疗法
4.理性-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考点15中学德育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来揭示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二、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性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四)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六)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七)长善救失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教育)
五、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2.榜样示范法
3.指导实践法
4.情感陶冶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具体要求: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品德评价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考点16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内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四)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老师的作用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五)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包括:
1.学生自评;
2.小组评议;
3.班主任评价;
4.信息反馈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二、维持课程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