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发展低碳经济

2010-10-28 08:56  |  未知  |  责编:htjyyqc 点击收藏

  8.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

  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力图引领世界潮流。200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碳社会,希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实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力图提升国家软实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9.对于低碳经济,存在着几种误解。

  第一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其根据是,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碳生产率都很高,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排放才有高生活质量。

  第二种误解,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那么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了。中国有的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因为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

  第三种误解,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我们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

  第四种误解,认为搞低碳经济要用先进技术、低碳能源,成本太高,我们做不了。

  第五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我们现在还没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水平,以后到了那个水平再说。

  10.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二氧化碳”。因为其浓度的不断攀升,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今,与之较量的名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逐渐热了起来。

  地表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面积土地被淹。海平面每上升1米,就有海拔4米的陆地受到威胁。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居住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包括沿海的富裕城市。气候的变化,还易引起洪涝、干旱、饥饿、疾病等灾难。

  联合国早在1992年就制订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目的是要把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防止气候系统产生威胁人类的干扰,使生态系统有足够的时间,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威胁,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欧盟有科学家认为,不能让地球有超过两摄氏度的升温。为此,需要把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百万分之四百五十以上,而现在距这个浓度已经只有咫尺之遥了。

  11.一位清洁工对刚刚讨论完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说,“你们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行吗?”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周用这个故事说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是夸夸其谈,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比皆是:

  一辆每年行程2万公里的汽车释放二氧化碳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二氧化碳2.5公斤;电脑使用一年间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公斤;用飞机运输1吨进口水果,飞行里程为1万公里,排放二氧化碳量为3.2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所以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时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水杯、随手关灯、尽量步行等,都能减少碳的排放。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发展低碳经济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  共4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