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面试 > 福建公务员考试历年精选面试真题解析

福建公务员考试历年精选面试真题解析

2011-05-30 17:06  |  华图网校  |  责编:htjy2629 点击收藏

  【参考答案】

  1.(背景陈述)

  近年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媒体数量的增加,大大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新闻视野。同时,部分媒体对取材自互联网的信息不核实、不求证便草率报道,以致登载虚假新闻或媒体报道中出现重大差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2.(判断表态)

  在网络时代,媒体的信息通过网络放大,任何一条错误信息都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必须严厉查处虚假新闻,严格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宣传导向正确。

  3.(分层论证)

  虚假新闻报道给业界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第一,虚假新闻报道首先危害的是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虚假新闻不仅严重损害了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而且影响了媒体新闻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

  第二,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传达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虚假新闻不断,不仅对社会和受众是严重的伤害.并且对于新闻界自身的损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虚假新闻在破坏了人们对媒体信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同时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第三,虚假新闻会误导舆论,扰乱社会秩序。新闻媒体是各类公共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播者,是公众赖以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对新闻媒体,尤其是知名的、影响力大的媒体,公众一般都会抱有基本的信任。当虚假新闻出现在媒体上时,公众往往会信以为真,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应对。虚假新闻不仅欺骗公众感情,直至可能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

  客观来说,当今社会互联网信息源鱼龙混杂,网络谣言数量众多,确实增加了媒体核实信息和鉴别真伪的难度,但是虚假新闻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媒体自身的疏漏。

  第一,部分新闻工作者责任意识缺失,业务素质欠缺。

  记者是防范虚假新闻的第一道屏障。作风飘浮,导致对事实把握不准。知识更新滞后,导致缺乏鉴别虚假新闻的能力。追逐名利,导致对虚假新闻不设防。

  第二,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对虚假新闻报道的危害有清醒足够的认识.坚持把真实性原则放在新闻工作的首位,自觉维护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发挥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守望者和舆论引导者的重大作用.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来遏制新闻造假之风。

  第三,媒体内部管理不完善,对虚假新闻缺乏有效制约。媒体内部疏于管理防范,对于新闻事实把关程序不严,审核流于形式。

  4.(对策提升)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为媒体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治理力度,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福建公务员考试历年精选面试真题解析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