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公经费从公开到约束的距离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公经费从公开到约束的距离

2011-07-15 15:48  |  华图网校  |  责编:htjysxjty 点击收藏

  7月11日,审计署公布去年三公经费预决算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数据显示,审计署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为2488.7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费用近617万元,公务接待费用865万元,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1229.65万元,公车费用占三公支出的49%。(7月12日《新京报》)

  毕竟是审计署,他们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最为详细,并对很多数据作出了解释。

  但是,冷静分析,即使是最详细的三公经费公开,人们其实也很难判断相关支出是否合理。一般的私家车,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大多为1万多元至2万多元,审计署每辆车平均运行维护支出达5.41万元,高不高?相对于私家车当然高了许多,但公务车显然不能与私家车相提并论,公务车使用率高,每年行驶里程长。

  也许有人说,那就应该公开得更为详细,将每辆车每年的行驶里程公布出来。但是,行驶里程又能说明什么呢?显然不能说明公务车是否全部用于公务,莫非要将每次公务活动用了几辆车、行驶了多少公里、加了多少油一并公布出来?即使如此,仍然难以说明问题,因为普通民众难以判断哪些公务活动是必要的,甚至难以判断到底是不是公务活动。公务接待费和因公出国费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经常说公开是为了监督,实际上,公开离监督还有很长的距离,离约束政府花钱的距离更长,公开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监督,更不意味着可以制约。或者说,公开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有了知情权并不等于有了监督权,更不等于有了制约权。

  公开三公经费当然是有意义的,越详细越有意义,在当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求公开、更加详细的公开,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公开并不是目的,更不是万事大吉。

  公开三公经费的最终目的是管住政府花钱的手,打造廉洁高效政府。要达此目的,需要“自上而下”的监督和监管——人大在审议政府预决算的时候要严格把关,财政部门在编制各部门预算时要精打细算,相关责任追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并真正发挥作用。这些才是“硬约束”。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公经费从公开到约束的距离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