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1公考申论热点:政府权威如何提振慈善公信

2011公考申论热点:政府权威如何提振慈善公信

2011-08-28 21:57  |  华图网校  |  责编:htjyjd 点击收藏

  在慈善机构陷入信任危机的时候,政府权威的介入是提振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现实选择。但要真正做到监管有效,仅有到慈善司备案,以及接受慈善司定的规范、要求等,是远远不够的。

  当社会不信任慈善机构,其接受的捐赠即降至“冰点”,但社会捐赠总额没有太大变化,原因是社会公众选择了点对点捐赠和向政府捐赠。这深刻地说明,公信力是慈善机构的生命,没有公信力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慈善机构亟须打上一针“强心剂”。最近,民政部有关官员公开表示,计划将公益慈善类组织统一从社会组织中拿出,单独由慈善司负责,开展单独的行业监管,监管范围则包括募捐活动的备案、规范、信息公开和财务公开等。这表明,“政府权威”就是这强心剂。那么,对于深陷信任危机的慈善机构来说,政府权威能否提振其公信力?又该如何提振其公信力?

  应当承认,在慈善机构陷入信任危机的时候,政府权威的介入是提振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现实选择。从理论上说,政府权威的介入,既避免多头管理局面,又能提升管理理念和规范。但是,这么多慈善机构和活动,仅靠一个慈善司来监管,即使各地慈善机构及分支由各地的“慈善司”来管,只怕仍有力不从心之虞。

  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理念与法则,是慈善机构运行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监管的主攻方向。但要真正做到监管有效,仅有到慈善司备案,以及接受慈善司定的规范、要求等,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提供的材料,就难以体察到慈善机构运行的实情。参与到慈善活动运行的全过程,则可能既面临人力不济的问题,也可能面临执行力的问题。如是,则不仅难有实效,更可能危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的确,现时的一些慈善机构,在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方面,还有太大的差距。但要迫其就范,从根本上还需要慈善法的建树。只有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同的慈善理念、规范、法则、制度等,慈善机构才可能在法律框架和轨道内良性运行。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1公考申论热点:政府权威如何提振慈善公信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