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研“群体性糊涂”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研“群体性糊涂”

2011-12-07 14:34  |  华图网校  |  责编:Jitianyu 点击收藏

  背景材料:

  日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在深圳举行的“2011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痛批低效研究开发,对于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他认为是群体性“糊涂”。据介绍,我国科研投入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7062.6亿元。2009年,全国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人员达到318.4万人,已是世界上这一领域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与世界上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相关联的一连串数字,让我们脸红:一是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泛滥,二是科研经费年年增长但成了“分赃游戏”,三是发表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引用率低。如此种种,被认为是“群体性糊涂”,那么,是谁制造了这种“群体性糊涂”呢?(新华网评)

  深度解析:

  危害:科研群体性“糊涂”出现的后果就是我国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研发效果不佳,许多所谓的科研工作既不产生新的知识,对企业也没有帮助。

  事件剖析:

  1、科研开发流于形式,成为了个人评职称和为本单位排名次起加分作用的工具。

  长期以来,抄袭、拼凑、学术泡沫和学术交易在学术界和知识界严重泛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带来的不是学术繁荣,而是学术大跃进,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有人明确指出,我国每年发表论文十几万篇、专著近万部,但其中90%没有什么创新,只是东抄西凑。低水平重复出版,制造论文垃圾。要想矫正,要究其源头,其中科研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

  2、以论文论英雄的学术评价机制使学者沦为生产论文的机器。

  论文成了为了写作而写作,使得学术造假应运而生,买卖论文通过权力和金钱请他人代笔等现象比比皆是。最终助长了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的蔓延,也给群体性“糊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3、科研被量化成项目的数量多少和经费多少,论文成了数量的比拼。

  科研被量化,致使科研经费虽年年增长,但成了“分赃游戏”

  针对以上种种不良影响,面对群体性“糊涂”,应谨防其引发涟漪效应。就科研工作来说,小事件演化成为大危机,同样可以称之为涟漪效应——一种危机同时引发多种危机。如果认识不到科研中群体性“糊涂”的危害,那么,就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危机和乱像。当下我们应该就以上剖析的各个方面的乱象进行深刻的反思,面对科研工作中存在的群体性“糊涂”的集体无意识进行深刻反思!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研“群体性糊涂”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