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公务员考试:申论成绩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

公务员考试:申论成绩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

2012-01-24 17:38  |  华图网校  |  责编:zhanghuilin 点击收藏

  误区二:申论考试就是写作考试

  人们通常情况下会把申论考试理解为对人们写作能力的考查,认为申论考试就是纯粹的写作考试。然而,这却是关于申论考试最大的误区。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它无法靠简单的突击训练就能够获得迅速提高。在这样的认知逻辑下,人们便认为申论考试的准备与否无关紧要。对于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准备也是白准备;对于写作和表达能力都较强的人来说,则无需进行刻意的准备。实际上,这正是误解申论考试的两个极端。

  按照这种逻辑,很多人轻视申论考试的准备,只注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复习,热衷于报名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辅导班,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行测”的试题。实践证明,这种关于“申论就是纯粹写作考试”的认知致使人们偏离了正确的申论备考方向,从而距离公务员的梦想越来越远。

  其实,2000年以后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了,而是一种材料阅读与分析基础上的集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分析问题成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或对策于一体的案例分析题。申论考试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考试的内容就是命题作文,也就是单纯的写作考试。

  然而,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逐渐引入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度中的案例分析的相关内容,使申论考试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由自由写作向定向分析转变,考试的针对性逐渐加强,试题的指向性更加鲜明,审题难度降低,答题要求更严。

  现在的申论考试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考查的绝对不是单纯的写作能力,而是包括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考查的也绝对不是单纯中文写作方面的积累,而是包括中文写作、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积累。具体说,现代申论考试的题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概括主要问题,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三是论证对策的有效性。这三部分考查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各有不同。

  题型主要测查能力内在各部分表达方式要求概括材料

  (写作知识)归纳思维能力总括句概述宏观、全面分述句说明中观、简要提出对策

  (管理学知识)发散思维能力职能部门说明明确、具体措施手段说明明确、具体定性定量说明明确、具体分析问题

  (哲学知识)辩证思维能力分析原因概述、议论全面、条理判断对策议论客观、明确点评现象议论全面、深刻综合论证

  (哲学、政治学知识)综合思维能力提出问题概述典型、精要分析问题说明简明、全面解决问题议论清晰、严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不是依靠写作表达能力,而是依靠对材料的阅读概括和分析能力。简单来说,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用材料说话”。根据阅卷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过消化加热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是因为申论考题的答案往往都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脱离材料的自由发挥。

  尽管,当前有很多申论文章的题目在设计时,往往给人以高考作文的错觉,但实际上,请大家注意,申论考查的决不是简单的写作。例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最后一题是以“命脉”为题写一篇文章,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或“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以“蓝图”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些题目看起来很容易误以为是写一篇普通议论文,但是只要认真察看题目的要求,就能发现这些题目都要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综合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不是简单的议论文写作。

  正是因为申论考试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而是基于材料分析的案例分析,所以准备申论考试也就不是无章可循的,它有很多简单技巧和万能模式可供参考和使用。在本书后面的部分,我们会为你提供大量的“申论公式”。因此,我们复习备考时,必须使用“申论公式”,用解“行测题”或者“数学题”的眼光来看待申论考试,而不是从单纯写作的角度忽视甚至是否定申论成绩提高的空间与可能。

  误区三:申论考试是个性化考试

  有些人认为公务员考试是选拔个性化人才的考试,需要在申论考试过程中通过独到的观点、华丽的辞藻和旁征博引来展现个性,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其实,这种理解也是对公务员考试的一种极大的误解。不可否认,公务员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但绝对不是个性化考试。

  首先,从申论考试本身的性质来看,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绝不是求新求特的个性化考试。为什么说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呢?首先,申论文章本身就是四平八稳的现代八股,具有平和、中庸、凝重、沉稳的风格,绝不需要凸现个性;其次,申论试题中的概括主要内容和提出方案对策部分通常都是根据阅卷老师商讨的标准答案进行评阅,具有统一的标准。论证部分的内容也是根据参考答案进行评阅,也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根据阅卷经验,从阅卷的过程来说,每个阅卷老师每天阅卷无数,每天的工作量大概是800~2000份试卷。试想,这么大的工作量,不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是万万做不到的。

  第二,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公务员考试不同于选拔副处级、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考试,它选拔的是主任科员以下的普通公务人员,可以说是一种选拔“庸才”的考试。请注意,这里的“庸”丝毫不带有任何贬义的色彩,这个“庸”字是平和中庸的意思,“庸”不代表不优秀。实际上,在我的印象里,中庸反倒是一个带有明显褒义的词汇。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平和中庸也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mean”,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庸”的意思,代表一种很大的美德。有个做公务员的朋友曾经调侃说:“在公务员的队伍里做事,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你是不能有自由个性的,要老实做人,低调做事。如果你圆融练达,谦恭谨慎,为人平和就很容易讨到多数领导的欢心。相反,如果你锋芒毕露、爱出风头,那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劫数也就是你的命运。现在社会上流传‘20条潜规则’,例如‘领导的意见不能提’、‘个人风头出不得’、‘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看法’等等,所以说,个性只能属于你的领导或上级。”尽管,这个朋友的话有些偏激,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几分道理。毕竟,层级分明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后,从个性化的影响来看,个性化的答卷容易出现过激的言辞和观点,使答卷偏离主题。或是思想偏激,或是立场错位,使答卷有发泄情绪、抵触社会之嫌疑。一旦出现这样的试卷,分数毫无疑问就会特别低。国家不会也不可能让一个对社会有抵触情绪的人来管理政府事务,这样对党、对人民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公务员考试:申论成绩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