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申论 >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社会暴戾事件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社会暴戾事件

2013-10-11 09:21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二、分析题

  结合材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分析说明社会暴戾事件的影响。

  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解析】

  1.给社会和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或破坏,扰乱社会秩序。

  2.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给社会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导致部分人们的价值观扭曲,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了犯罪或极端行为的发生。

  三、对策题

  结合材料,用300字左右篇幅,谈谈应对社会暴戾事件的治理举措。

  要求: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解析】

  第一,国家应稳步深化改革,理顺社会症结,以制度、道德、法律为准则,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社会公平。

  第二,媒体和社会组织应担起社会责任,应积极引导和合理适度报道,重建社会信任,培育相互尊重、宽容理解的社会文化氛围。

  第三,社会公众应完善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视社会伦理文化道德,传播理性与关爱,构建与呵护这个社会的温情。

  四、应用写作

  社会暴戾事件已引起社会的强烈热议,假定你是某市政府办公厅一名工作人员,就解决这一问题,拟一份会议决定。

  要求:内容全面,表述准确,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解析】

  关于解决社会暴戾事件的会议决定

  各部门:

  近来,各地频发暴戾事件,北京、深圳、厦门接连发生多起恶性治安事件,从爆炸案到摔死女婴,无辜群众成为这些极端暴力事件的直接受害者。这是一种惨无人道的犯罪行为,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再伤及无辜,经市政府讨论决定,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要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大幅提高普通百姓的实际收入,保证社会的公平。

  二、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帮助其解决矛盾,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益。

  三、针对突发的暴戾事件,各部门应积极启动突发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个人要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时排遣负面情绪,同时要提高自身的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加重视个人心理健康。

  市政府办公室

  XX年X月X日

  五、范文评析

  遏制暴力频发需恪守法律底线

  近段时间以来,社会暴力事件的频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每一起案件都不乏其发生发展的个中缘由,但动辄诉诸暴力的极端行为,着实让人感到震惊与揪心。

  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的极端之举,既给他人造成伤害甚至殒命,也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牢狱之境,更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太不值当。

  在一个正常的理性和法治社会里,最至高无上和让人敬畏——是神圣的法律。无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哪怕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法律都永远是调整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法律失去了威慑力,作为公民的人格尊严和社会权利便难以得到保障,底线失守,暴力通行,社会成何体统。

  常言道冲动是魔鬼。遏制暴力,就要摒弃浮躁、抑制冲动、心存敬畏、恪守底线。面对恶性事件频发,一些人感叹人心不古、戾气弥散、社会正在“变狠”。更有人将这些极端恶性事件与“报复社会”相联系,动辄将公民个体的极端行为与体制弊端、社会不公扯上关系。在笔者看来,这种只讲个人情绪不言法律尊严的观点,同样是漠视法律、缺乏底线的不负责表现。

  敬畏法律,既是对生命的敬重,也是对正义的呵护,既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权利的珍惜。应该说,不管个人有怎样的怨气甚至委屈,不管社会有怎样的缺陷与问题,人都应该极力克制浮躁和消除内心仇恨,代之以理性和客观的处置心态。要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诉求,逾越底线是要承担后果,付出代价的。

  更值得警觉的是,一个人人心中充满仇恨,一个事事靠拳头摆平的社会,注定是一个无章无序的社会。同时,透过恶性事件的频发,人们也看到了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上的理性缺失。为了引人眼球、赚取点击率,一些媒体只顾利益考量,忘却社会责任,有意渲染血腥恐怖,甚至在对新闻的解读中,迎合社会的不满情绪,做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片面引导。

  笔者看来,媒体人的职业责任,不仅要确保对事件报道的客观公正,更需在消除暴力,弥合裂痕、致力社会稳定方面,与民众的期待吻合,与发展的需要合拍,与政府及百姓构筑和谐社会的努力相向而行。

  社会稳定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遏制暴力,人人有责。只有将政府作为、民众支持与媒体引导凝聚为维稳治乱的合理,才会让恶性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根本性扭转。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社会暴戾事件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  共3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