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西政法干警面试热点:“保安哥”考研逆袭引发争议
励志剧背后的争议
光鲜励志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社会暗疾,对保安考研的争议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一种广受认可的看法是,此类故事其实暗含对保安职业的歧视,以及对学历盲目崇拜和价值观单一趋同的社会倾向。
“如果每个职业都能获得平等尊重,保安等体力劳动者不再是朝不保夕的‘临时工’,他们能安心本职并有畅通的职业上升空间,这才是健康的价值观和成功观。”有网友这样评论。
一名公务员考研成功几乎不会引起任何涟漪,但换做保安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可见保安一职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保安技术含量不高、收入不高,代表草根劳动者;高校文凭象征进入精英阶层或主流人群的通行证,是成功的代名词。现实中,这种社会心理日渐主宰着我们的价值观,却很少有人察觉不妥之处。
获得深造机会对保安的未来发展确实大有益处,但在本职岗位上干得出色也值得鼓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从小被教导的信条在现实中触礁。人们为考进高校的保安欢欣雀跃,是因内心深处认为保安行业并不是青年人的理想选择。
保安们多年摸爬滚打的社会经历可能比一纸文凭更宝贵,但无处不在的学历壁垒却让他们很难越过求职的藩篱,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保安凭借近水楼台,瞄准再教育。如北京大学保安大队20年中走出近400名大学生;20余年来年年有保安考入名校的郑州大学,甚至吸引大量“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求职者。
学历崇拜的单一价值观并不只体现在阶层之间,在所谓主流群体内部也愈演愈烈。综观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清一色对学历有明确要求,并把学历的高低作为划分人才层次的依据,这种社会暗疾屡遭诟病。
不久前,一则旧闻再度引发热议:某银行招聘时规定只要211高校毕业生,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怒斥“不准歧视我的学生”,并撤回学校在该行的存款以示抗议。此举引起了声援者一连串的追问:非211大学的学生素质一定比211差吗?靠一张文凭剥夺毕业生求职机会是否公平?学历能否作为评判人才的硬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