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奇葩观点"和解"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奇葩观点"和解"

2014-04-01 16:20  |  华图网校  |  责编:赵仿 点击收藏

  和解,是在某个平衡点上与对方达成一致,有相容之处,但各自也有保留,类似于容斥原理。申论考试无论是材料、答案还是思路、心态,都可以用和解的观点进行一个有意思的解读。

  与社会和解

  谈起社会,说到发展,有人一声叹息,置若罔闻,有人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也有人频频点头,额手相庆。这三种状态基本涵盖了人们对社会的看法,那么跟申论考试又有什么关系呢?从材料角度来说,申论材料都是通过刻板的文字对活生生社会的描述,筛选客观长期存在且可以解决的问题,过滤偶发性、非典型、极端、死胡同类的问题的,筛选、过滤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社会各种问题的一种和解。从作答角度来说,需要考生既不极端偏激也不妄自菲薄的态度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置若罔闻、指点江山、额手相庆中寻求和解,达成一个平衡状态。

  与命题人和解

  命题人在考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也是考生最想了解的人,但是能得命题人一席话谈何容易,在某种程度上也不符合考试的精神。那么我们如何与其对话从而达成和解呢?将命题人解剖!命题人是专家学者与考试大纲的结合,这就形成了考试的初衷和阅卷说明。考生要揣摩命题人的初衷是什么,这个揣摩是不可能精准无比,完美无缺的,命题人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命题人做了一些退步,在专家学者初衷、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认知能力三者之间寻求和解,形成一份相对合理的阅卷说。所以说,考生与命题人的和解是在理解考试大纲基础上的换位思考。

  与其他考生和解

  每年,成千上万的考生去挤公务员这辆大巴。首先到达站台的方式就大不相同,有人开车,有人跑步,有人就在站点附近;其次考试结束,对于考生而言,只有考上与没考上两种结果。在这两个过程中,最隐性的的就是心态,我们要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与其他考生达成和解,不埋怨、不蛮横,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待之。最后,在考试作答时,每个考生的答案都是千差万别的,而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写出的答案也是我们阅卷说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与其他绝大多数考生的思路达成和解,寻求共通点。

  申论考试中的和解,不是放弃自我地迎合,而是与这个世界好好谈谈,寻求一个平衡点,不至于让自己处于失衡状态,摇摇欲坠。套用刘瑜的话,一个真正的考生,应该能够通过文字的奥妙,与社会、命题者、其他考生达成和解。不一定是那种“被接受”的和解,而是那种“接受不被接受”的和解。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奇葩观点"和解"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