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储蓄率失调折射深层次问题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储蓄率失调折射深层次问题

2014-04-30 09:21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余丰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而不是居民储蓄”。统计显示,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升到了59%,其中,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但居民储蓄率却没有变,一直是20%。

  政府和国企储蓄率过高是中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调的深层次原因。正因为政府和国企占有和获得经济资源特别是财政金融资源过多,才造就了经济拉动力长期依靠政府和国企主导的大投资和几乎是放任自流、无所顾忌、浪费挥霍性的公务消费,使得政府和国企而非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最终扼杀了市场活力,弱化了经济发展动力。

  国民储蓄率结构严重失衡不但制约消费,而且制约民间投资。居民储蓄率长期不变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反映。同时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居民消费这架马车根本难以跑起来。再者,居民储蓄是民间投资的支撑力量。现在看来,中国民间资本投资长期低迷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实际储蓄率原地踏步的因素。政府和国企储蓄过高对市场活力最大的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长期存在着。

  储蓄结构失衡还折射出国民收入分配存在不公,这种不公背后是国家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拿走得太多,而居民分得太少,导致劳动力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降低过高的储蓄率,更重要的是从初次分配改革着手。

  储蓄率高说明中国经济发展资金并不短缺,缺的是盘活资金的配套措施和保障,将存进银行的资金激发出来用于投资、消费,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储蓄率失调折射深层次问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