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洞居流浪儿,明天在哪里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洞居流浪儿,明天在哪里

2014-05-19 15:33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单士兵

  每一次流浪儿悲剧都提醒我们,不能再重复媒体关注、表达悲情、单位应付、政府推托的固有模式,而应该真正搭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沈阳北站一处墙面上的排风洞,曾经是“流浪儿之家”。以前,有3个孩子在这里放上被褥和瓶瓶罐罐,居住休息,挡风遮雨。

  随着媒体关注,洞居流浪儿的童年生态被展现在公众面前。到5月8日,这个排风洞口被细密的钢丝网封堵,那些孩子不知去向。这是个惯常结局。一单充满悲情的新闻完成了,安全漏洞被及时堵住了,洞居流浪儿不会再影响车站形象了。问题是,欢喜的只是别人,那些孩子什么都没有改变。而且到现在,依然没有三个孩子被安置、哪怕是去向何处的消息。当地一名民警叹气说,“能怎么办呢?这样的流浪儿太多了”。这不免让人猜想,洞居流浪儿并未得到安置,他们只是在另一个角落继续流浪。

  那么,洞居流浪儿有没有明天?谁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其实,不止是他们,在这个社会不知名的角落,还生活着很多流浪儿。他们的人生多半不被发现,偶尔出现在公众视野,也很快再度消失,留下去向不明的悬念,甚至让人看到更大的悲情。

  比如,贵州省毕节市,曾有5名流浪儿童,在一个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只不过,一次次的悲情、震惊,并没有改变流浪儿的苦难人生。原因在于,那些针对流浪儿的临时性救助手段,不可能真正改变现实,给流浪儿可期待的未来。

  每一次流浪儿悲剧都提醒我们,不能再重复媒体关注、表达悲情、单位应付、政府推托的固有模式,而应该真正搭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而现实是,在救助流浪儿问题上,从民间社会到政府部门,存在太多的断裂地带。为什么每次曝出流浪儿问题后,相关部门和单位总是会相互推诿,说到底,还是因为权责不明。救助流浪儿可能会涉及民政、财政、卫生、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太多部门,如何让这些部门各司其职,主动和其他部门对接,必须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予以约束规范。

  救助流浪儿,也需要民间社会发力。一个不断壮大的民间社会,不能一次次停留在表达悲情的层面,而应有所行动。从这个意义讲,政府部门也应该懂得及时出让权力,给予民间社会更大的自由空间,来释放民间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救助的能力。

  告别洞居的流浪儿人生不应更加悲情,他们不应该走进更多的危险地带,因为他们的人生已经被社会深刻打量过。接下来,应该让民间社会与政府部门共同发力,让流浪儿也有明天。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洞居流浪儿,明天在哪里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