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行测 >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逻辑填空不能靠运气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逻辑填空不能靠运气

2014-06-30 09:33  |  华图教育  |  责编:邢华 点击收藏

  有这样一个帖子:大家言语理解部分的正确率是多少?回帖者很多,统计后发现回帖者的正确率在50%左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正确率。一位考生这样回帖道:“我一般直接跳过,因为题多分少,最后有时间回来再做,因为我就算是自己做和自己蒙我感觉正确率都差不多,所以还是先跳过吧。”这个回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数考生对待言语理解的态度。有考生甚至会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所考内容无非就是逻辑填空、片段语段阅读、语句表达等内容。觉得从小就学语文,天天说汉语,因此这个模块不需要像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那样花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如此的做题方式和备考态度必然导致50%这个不及格的正确率。

  态度决定一切,而认知决定态度。上海华图教育教研中心建议必须重新建立对言语理解的正确认知。首先,言语理解模块并非“题多分少”,恰好相反。国考总体量为135,言语理解模块的题量为40题,占比30%。总分100分,言语模块分值为32分,占比32%。很显然,行测一战,并不是“言微语轻”。其次,国考试题中阅读理解的字数逐年增加,2010年最长为234字,2013年最长为262字。诚然,言语理解与表达所考内容无非就是逻辑填空、片段语段阅读、语句表达等内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所有的考生依据积累的语文常识确实可以答得很好。但是,在缺乏训练,时间又紧张的情况下,凭“自己的语感”也就必然沦为蒙题,正确率低下也就在所难免。在一次次用“语感”秒杀题目的过程中,高分的希望也就被蒙题之举给秒杀了。

  逻辑填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一直存在一种题型。在此,我们以逻辑填空为例来说明正确认知和看待题目,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的话,大可不必靠着运气去蒙题也能又好又快地把题给秒杀了。

  对语境进行正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逻辑填空的正确率和答题效率。语境分析就是分析横线所在的语句和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这个横线上所填入的词语应该具有什么特征。对于所选词语特征的正确把握需要建立在对句子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提示信息之上,也就是要注意把握与横线上所填词语形成照应的词语或句子。文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逻辑关系,一种是语义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语境中出现的关联词来把握。如果没有出现关联词,那么通过横线的位置来把握要填入的词语和横线前后词句的语义关系。

  1、逻辑提示

  要点概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用关联词语表示,常考的逻辑关系有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寻找到语境中的提示信息,并且确定提示信息与要填入的词语是正向照应还是反向照应,可以对句子之间逻辑关系进行把握,从而判断要填入的词语需要具备的特征。

  (1)转折关系: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虽然A,但是B;A,然而B;实际上B。

  【例1】 王大妈听到小李说他父母的不是,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 )。

  A. 不可名状 B. 不以为意

  C. 不以为然 D. 不置可否

  【解析】C。文段语境中,“虽然……却……”表示转折关系,故本句的意思是王大妈对于小李说他父母的不是这件事,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持否定态度的。“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置于此处符合语境。不可名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不置可否”意为不表明态度。三者词义均与语境不符,故排除。

  (2)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但A,而且B;A甚至B;A更B。

  【例2】 王大妈听到小李说他父母的不是,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 )。

  A. 不可名状 B. 不以为意

  C. 不以为然 D. 不置可否

  【解析】C。文段语境中,“虽然……却……”表示转折关系,故本句的意思是王大妈对于小李说他父母的不是这件事,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持否定态度的。“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置于此处符合语境。不可名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不置可否”意为不表明态度。三者词义均与语境不符,故排除。

  2、语义关系

  如果语境中没有出现关联词,或者要填入词语的特征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无法判定,那么可以通过横线的位置来把握要填入的词语和横线前后词句的语义关系,由此来寻找提示信息,从而判断要填入词语的特征。语境中的提示信息与要填入的词语通常有解释说明,归纳总结和修饰限定几种语义关系。

  (1)解释说明

  如果横线位于一个分句末尾,后面有冒号或者逗号,或者有表示原因的词语“因为”、“由于”,表示举例的词语“比如”、“例如”等,后面的分句就是对这个横线上要填入的词语的解释说明。判断要填入词语的特征,需要把握这个解释说明的句子的意思。

  【例4】人都说西湖的神韵在于 :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 ,依依可人的苏堤白堤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份景致只有天宫仙境可比;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 ,她云山逶迤,亭台隐现,真有泼墨山水欲露还藏的意趣;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她的 ,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清幽 绮丽 奇俏 多彩 B. 清丽 清幽 多彩 奇俏

  C. 奇俏 多彩 清丽 清幽 D. 多彩 奇俏 清幽 清丽

  【解析】A。从文段内容可以知道,每个空格处填入的词语都是对下文语句的概括。选项中“清幽”、“绮丽”、“奇俏”、“清丽”这几个词意义相近,辨析起来有难度,而“多彩”是最容易把握的,只需分析文中哪些语句能显示出色彩丰富的意象就可以了。第四个空后的语句“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分别描绘了四季的四种特色植物,与“多彩”相对应。

  (2)关键词提示

  关键词是文段整能承担语义表达的核心或者在语法层次上肩负过渡作用的词语。对于理解文段的意思具有重要作用。能凸显人物形象,表现事物,具有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等特点。有时既有字面表层意思,又有深层涵义。因此,关键词对于选项的正确选择,有着非常有效的提示作用。

  【例5】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时候更要认真对待,要慎终如始,否则就会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败涂地 B.功亏一篑 C.一蹶不振 D.无功而返

  【解析】B。文段中要填入一个成语,表示事情只差最后一步而没有成功。“功亏一篑”的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逻辑填空不能靠运气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