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素质更多体现在“不是故意的”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素质更多体现在“不是故意的”

2014-11-04 10:58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刘硕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文明行为让人脸红: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公共场所大吵大叫乱丢垃圾、景区拍照时乱入他人取景框、吃自助餐剩得比吃得多……更让人脸红的是,不少人对此给出的理由是:“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这样的理由让人既意外又无奈。意外的是,一些人竟然从主观上忽视了这些缺乏公共道德、违背社会秩序行为的错误性。无奈的是,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一些人的行为无意识状态,并且深深根植于他们的内心之中。

  当然,我们周围仍然有很多人“不是故意的”做了不少好事儿:在等候区域主动排队、在公共环境里自觉保持洁净、给老人让座帮孩子开门、在危急情况下见义勇为……从这部分人身上不难看出,文明友善的行为准则已经内化于心,并时刻支配着行为。相比于那些“非故意”而为之的不文明,如此下意识的举动显得尤为可贵。

  同样“不是故意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其实,看似下意识的行为,源于一个人的文明自觉程度和道德修养水平,折射出其内在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社会认知原则,更与其接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等有密切关联。

  放大来看,个人不经主观辨别的下意识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否积极,与社会环境脱不了干系。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必然利于传递正能量,激发真善美;而忽视道德和行为塑造、制度约束和自我约束不严的社会环境,必然会成为纵容低素质、不文明发展的土壤。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的迅速进步让世界瞩目。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注意:道德修养、行为规范是否也在与时俱进,是否符合时代需求,因为这往往决定着“不是故意的”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人的素质高低更多体现在下意识的行为之中。提升公民素质,需要从提高个人的文明自觉性和社会的文明层次两个层面入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契机下,我们要抓住提升民众素质、改善社会氛围的主要矛盾,从社会层面完善制度约束,从个人主观意识层面修身养性。唯有如此,才可期待更多的下意识文明行为,遏制“不是故意的”不文明举动。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素质更多体现在“不是故意的”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