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朋友圈“杀熟”维权难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朋友圈“杀熟”维权难

2014-11-11 16:39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微信本是社交平台,朋友圈的销售起于熟人之间的推荐和代购,商业味并不浓,但当它为商家发掘,并渐成规模之后,由于平台自身的非商业属性而出现监管漏洞,使得“杀熟”案例屡屡出现,而一旦上当受损,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不同于专业的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的营销机制并不健全。“微商”大多在朋友圈通过图片和文字对产品进行介绍,没有售后评价系统,因而买家无从获悉商品的数量、评价等信息。当买家决定购买之后,往往是直接付款而非通过第三方付款,交易过程大多没有凭证,商品也大多没有发票。

  一些人在朋友圈购物上当后被卖家拉黑,连对方叫什么,是哪个城市的都不清楚,维权非常困难。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申明了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但是微信一直强调其社交属性,且不少交易是通过朋友之间私下完成,与平台无关。

  此外,建立在移动平台上的微信朋友圈营销,也给基于属地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带来了执法难度。实际上,一些人会像吴小姐一样选择沉默,并在受骗后屏蔽对方的朋友圈,但问题是,这些营销号会把“黑手”伸向其他人。(半月谈记者 陈晓波 王政)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朋友圈“杀熟”维权难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