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时政热点聚焦:盘点2014年网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2015年时政热点聚焦:盘点2014年网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2014-12-26 10:22  |  半月谈  |  责编:HouXQ 点击收藏

  据悉,今年8月份在乌云平台,东航被曝SQL注入漏洞大量乘客信息泄露。帖子中发现这一漏洞的白帽黑客当时曾这样表述:“乘客信息惨不忍睹的暴露无遗。包括姓名,出生日期,护照ID,地址等等!望引起重视尽快修复! ”从公开信息看,这一漏洞随后得到了厂商的确认。

  今年8月份,有媒体报道称,乘客刘女士在航班起飞前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东方航空尊敬的刘××(注:此处是旅客真名)旅客您好!您预订的航班因飞机故障原因导致航班已被取消,请联系客服办理免费改签或退票,改签退票都可获得东航赔付给您的200元损失,东方航空客服热线4006227003。”该短信随后被东航工作人员确认是诈骗短信。

  10月28日,微博名为“咩咩不咩”的网友发文称:“我妈妈10月24号通过12580订了一张东方航空的机票,事隔三天资料泄露,被不法分子诈骗10万元,向12580和东方航空求证也得不到任何回应,今天妈妈都差点晕死过去,我实在是难过却又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抱着这一点希望,求大家帮忙扩散转发,谢谢了。”

  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

  同样是在12月2日,乌云网上,有网友提交了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洞,并于3日正式公开。乌云网显示,黑客可通过漏洞获取包括用户姓名、地址、身份证号、户口等在内的私密信息。

  随后,记者从公开的已泄露信息截图看到,被泄露的86万条用户简历信息中,包括姓名、婚姻状况、出生日期、户籍地址等十分详细的信息,并且在每条个人信息前,均标注“智联招聘”字样。

  “连简历都不放过,还能好好找工作吗?”对于此次简历泄露事件,网友大都表示担忧。网友“喻喻猫”说:“难怪最近垃圾短信那么多。”

  什么原因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多发?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74.1%的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遇到过安全事件,总人数达4.38亿。

  个人信息泄露为何多发?究其原因是由于此类犯罪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由于市场细分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商业主体都需要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所以不法分子为追逐不法利益,利用互联网,通过窃取、倒卖等不法手段获得个人信息。另外,由于有利可图,一些“内鬼”将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给不法商人或者犯罪团伙,牟取暴利。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说:“最近信息泄露的情况很多,很严重,大家的感受都比较明显。考生或者学生的信息数字化后,泄露的成本和难度比较低。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泄露信息。有新闻报道称孩子玩游戏也会泄露个人信息。”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除了行业混乱、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足外,也与法律制度不健全有关。据了解,我国刑法在2009年将非法买卖和获取个人信息列为刑事犯罪的新类型,并制定了相应的惩处标准。但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严重程度相比,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对此类案件的立案标准,执法和处罚的力度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行业规章制度上,或者零散地分布在部分法律法规之中,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虽然已经进入“有标可依”阶段,但这些文件面临概念模糊、主体不明、处罚乏力、人才技术不足等问题,对公民个人信息保驾护航的作用也一直“形同虚设”。

  如何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

  加快立法,加强执法,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符合世界潮流的。目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国,都已有了较完整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系。新加坡国会已经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案,违法发送垃圾信息最高罚款100万新元(约合514万元人民币)。新加坡还成立了保护个人信息的主要机构——个人信息保护署。

  其实,针对不胜其烦的垃圾短信,11月工信部就起草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还提出违规惩罚措施,这也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其中一步。

  湖南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希燕建议,应尽快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法律规定,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主体,“谁收集谁保护;谁泄露谁担责”。发生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时,不论是主动泄露还是被动泄露,都要承担责任,才能倒逼各方切实加强信息保护意识和手段。此外,对窃取、多次泄露他人信息的个人和单位,要制订严厉的追责和处罚措施,增大违法成本。
  【推荐】华图花新闻  一键关注   参与话题#国考面试时政热点#   花花带你看时政(国考面试备考:时政热点专题)

  1234  共4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