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公考面试时政热点:2015让创新动力引领新常态

公考面试时政热点:2015让创新动力引领新常态

2015-01-06 15:43  |  半月谈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岁末年初,如何把握新常态引起社会热议。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新阶段的一种表述,这一概念成为把握中国当下发展实际的标志性话语。眺望2015,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将成为中国发展的大逻辑。而能否在各个领域全面激发创新动力,将成为中国2015年引领新常态的关键所在。

  对粗放发展方式说再见的中国经济,迫切需要以创新为龙头,培育新的增长点;社会发展从数量导向转向质量导向,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幸福感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对社会治理进行全面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断出台,要细化、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无疑对各级党政机关的改革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具体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则是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全新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

  尽管多年来我国在支持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创新动力仍显不足。应该说,在许多时候人们并不缺乏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和从事创新的潜在渴望,但这些认识和渴望并未化为起而行之的动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外部支持体系的缺乏。在经济发展领域,许多创新行为不但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政策支持,有时候还要额外负担沉重的税费;在其他领域,人们的创新行为可能要面对的是缺乏宽容和激励的制度、舆论环境。总体来看,创新的成本很高,其收益却难以预料,人们面对创新望而却步也就不难理解了。

  创新是美好的,但创新往往也是脆弱的,它对社会环境的要求很苛刻。2015年,中国要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力量,就必须培厚创新的土壤,改善创新事物的生长环境,为各个领域的创新行为精心营造良好的生态和氛围。这既包括制度、政策的调整,也包括对舆论的引导;既需要在观念上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也要敢于在工作中啃硬骨头、涉险滩、过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唯有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适应新常态,最终做到用创新动力引领新常态。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公考面试时政热点:2015让创新动力引领新常态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